![]()
汽車市場不斷成熟,汽車產品的質量問題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回顧每年“315”晚會,不難發(fā)現汽車行業(yè)常常是被重點“關照”的對象,比如大眾雙離合、路虎變速箱、江淮生銹板等問題都曾在“315”晚會曝光。今年會不會又有車企被點名呢?看看2018年的汽車召回信息,或許能預測一波。
![]()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汽車召回信息,2018年,國內狹義乘用車宣布召回共169次,召回數量達到12,323,722輛,相當于全年銷量的一半。這已經是中國召回數量連續(xù)3年突破千萬輛規(guī)模,但比2017年同比下降了39%。
![]()
按車系來看,2018年召回數量最多的是美系車,累計召回459萬輛,占總量的37.22%。其次是深陷“機油門”事件的日系車,共計召回汽車362萬輛,占比29.42%。緊跟其后的是德系車,全年召回188萬輛。
涉及品牌最多的是中系車,去年共有13家中國品牌發(fā)布召回公告,召回總量140萬輛,占比提升至11.4%。此外,韓系車、歐系車等均有召回。由此可見,汽車召回已經深入到各類品牌的各類車型,呈現常態(tài)化趨勢。
![]()
2018年,召回規(guī)模最大的品牌是通用汽車,旗下別克、雪弗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共宣布召回333萬輛缺陷產品,涉及14款車型,占到全年召回總量的27%,遠遠高于第二名。此次大范圍召回,也令通用汽車陷入“脫軸門”。
![]()
通用汽車召回范圍內車輛配備的前懸掛下控制臂分體式襯套,在受到較大外力沖擊時可能發(fā)生變形或脫出,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失控。
而早在前幾年,就已有很多消費者在質檢總局反映自己車輛的“脫軸”事故,“罪魁禍首”正是通用的專利技術“一體式控制臂襯套”。技術創(chuàng)新卻帶來了安全性的下降,可謂得不償失,好在,通用汽車去年終于進行更換。
![]()
排在第二名的是本田,2018年進行了11次頻繁召回,涉及車型111萬輛。從去年1月起,迫于“機油升高”投訴不斷增多,“機油門”便頻頻成為召回市場的“關鍵詞”。隨后,日產、長安汽車、現代起亞等多家車企也因“機油升高”問題實施車型召回。
東風日產位居第三,去年因制動系統缺陷大規(guī)模召回了106萬輛,制動總漏油并引起組合儀表的制動警告燈點亮,繼續(xù)行駛車輛會導致制動力不足,造成制動距離變長,存在安全隱患。
![]()
不出意料,召回數量最多的10款車型中,美系車占據6席,德系車占據2席,韓系、日系分別1席。其中,“召回之王”是別克英朗,共召回92萬輛車型;通用旗下別克昂科威、別克威朗、雪佛蘭科沃茲均榜上有名,召回原因還是老問題,即斷軸風險。
日韓系車現代途勝、本田思域也進入召回數量最多的車型TOP 10,原因大同小異,主要是機油增多的問題。其余車型如大眾寶來、途觀L、蒙迪歐則是小毛病、小故障多的類型。
![]()
寫在最后:事實上,小鹿認為車迷們應當理性看待汽車召回。雖然中國逾千萬輛汽車召回看似很多,但和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美國曾連續(xù)3年召回汽車超過5000萬輛!是全年汽車銷量的好幾倍。對他們來說,汽車召回就是司空見慣的平常事,也是對客戶負責、對產品負責的行為,真正可怕的是對安全隱患拖延應對,甚至是置之不理。
畢竟汽車工業(yè)是一個復雜而長久的體系,其中涉及零件之廣、工藝之細、技術之深,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不然,就不會出現造車新勢力交車難等問題,因為汽車不是手機組裝工藝,用資本購買零件拼湊一起即可,汽車工業(yè)是需要長時間的發(fā)展積淀和市場檢驗的。
簡言之“人無完人”,何況是一輛構造繁雜的汽車呢?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敢承諾他們的汽車產品絕對不存在任何設計或質量瑕疵。
汽車召回數量的擴大,更不意味著汽車產品質量的下滑——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至今,整體質量越來越好是不爭的事實。召回汽車多了,反而是車企對產品質量問題關注度的提升,亦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
特別是中國自主品牌,近年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于直面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逐漸由懼怕召回向主動召回轉變,這些都是頗值得認同的。日前董明珠所說的“中國汽車粗制濫造”,未免過于落后。
當然,汽車的質量問題不可小覷。作為利益相關的消費者,我們自己也要有維權意識、投訴意識,一旦發(fā)現問題,要積極將缺陷信息反映給生產廠家或質檢總局官方平臺(國家質檢總局汽車缺陷信息系統http://www.dpac.gov.cn/qxts/xxcjyd/),此舉不僅能為產品召回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在保障自己的權益。
文 | 葫鹿娃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進入小程序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