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你還記不記得,中控屏幕越來越大的風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
在知嘹汽車的印象中,故事的起點是特斯拉Model 3 。當初Model 3一登場,那種簡潔風格確實震撼了不少人。而從此以后,大家就開始喜歡在中控尺寸上進行“攀比”了,以至于這幾年的汽車屏幕越做越大。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fā)現,這兩年新出的車也很喜歡把“大屏”當做賣點,舉幾個例子:問界M7、理想L9、小鵬G9、飛凡R7、嵐圖FREE、阿維塔11、奔馳EQS、蔚來T7......
以前大家總喜歡調侃本田是“買發(fā)動機送車”,按照這兩年的趨勢,以后這個說法可以變成“買屏幕送車”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你喜歡“大屏”嗎?
答案大體可以分成兩派——支持的和不支持的。支持的那一派,覺得屏幕越大,越能體現汽車的科技感,而且看著也比較簡潔;不支持的那一派,則認為少了實體按鍵的汽車不叫汽車,因為沒了靈魂。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屏幕這玩意就和天窗一樣,有人愛自然就有人恨。在知嘹汽車看來,中控屏幕真的沒必要一味求“大”,設計合理的同時再保留一定的物理按鍵,那才是最合適的。畢竟,實體按鍵帶來的阻尼感和盲操便捷性,是觸控屏幕比不了的。
但我們也知道,“大屏”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尤其是在電氣化這個背景下。
其實現在回過頭去看,特斯拉雖然開創(chuàng)了“大屏”的風氣,但和后來者相比,它已經算是設計比較簡單的了,常規(guī)功能都集成到了屏幕里。
鴻蒙車機系統(tǒng)就不同,比如像問界車型,它的中控屏UI就做得很好,操作絲滑不卡頓,而且用起來很像手機系統(tǒng)。無縫切換的功能也很好用,基本上只要你體驗過一次就很難再回去了。
奔馳作為豪華品牌的代表,則選擇了另一種呈現方式:雙聯屏。2013年發(fā)布的W222代S級,奔馳就首次用上了雙聯屏設計。和一整塊大屏的設計相比,雙聯屏的好處是有創(chuàng)意同時兼具豪華感。
而自從奔馳開了個頭后,許多人紛紛效仿,甚至推出了三、四、五、六聯屏,比如理想L9、歐尚Z6、飛凡R7等。值得一提的是,飛凡R7是第一個在多聯屏上玩出花兒的人,它搭載的是華為的AR-HUD,功能性、實用性都很強。
當然了,有跟風派自然就有保守派,諸如領克,它就把空調按鍵都保留了下來,方便用戶盲操。福特電馬也比較有意思,它把實體旋鈕內嵌進屏幕里,做到了取長補短。
寫在最后:從實體按鍵到虛擬按鍵,“大屏”的趨勢不可阻擋,背后隱藏著的其實是廠商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里所做的努力。但作為消費者,我們目前仍然有選擇的權利,只是也許再過幾年,實體按鍵也將退出歷史舞臺。如果是你,你能接受全虛擬按鍵的設計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探討。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