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Lead
在國內一眾合資品牌中,德系車占據(jù)半壁江山,而法系車的銷量確實難登大雅之堂。在去年的汽車銷量排行榜中,法系車兩大主力品牌標致與雪鐵龍分別僅完成13.1萬和11.4萬輛,兩家之和還不及大眾品牌的零頭。
撰文 ︱毛淋龍 配圖︱部分來自網(wǎng)絡
編輯︱薄言 林典 責編︱王巖 監(jiān)制︱楊虹波
全文1053字 閱讀需3分鐘
有問題?交給問題哥來解答!
銷量低真的就代表車不好嗎?也不盡然。好的事物未必當時一定能夠得到認可,就好像梵高的畫,也是在他百年之后才被奉為珍寶。法系車好不好?在懂車人的眼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一致的:“好”。汽車圈內的大咖似乎都對法系車做出過評價:“用料講究,底盤扎實”。
確實,法系車的底盤扎實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附圖一張,雪鐵龍C4“貼地飛行”,讀者一看便知,這里也不多論斷。除底盤優(yōu)勢外,法系車的動力系統(tǒng)其實也很講究,尤其在小排量增壓發(fā)動機方面。
據(jù)了解,PSA旗下的1.6THP和1.2THP發(fā)動機都曾多次蟬聯(lián)全球“最佳發(fā)動機”“年度發(fā)動機”等國際大獎,其中1.2THP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230N·m,性能上已超過大多數(shù)同級產品。只可惜它是一款三缸機型,不適合中國市場,因此其所搭載的車型如標致308S等并未大賣;但1.6THP發(fā)動機卻很熱門,與寶馬共同開發(fā),共用技術,一直是國內廠商所標榜的機型。
我們常見的法系品牌幾乎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標致成立123年,雪鐵龍成立100年,雷諾成立121年。法系品牌在漫長的歲月里除積累了技術經驗外,還養(yǎng)成了特有的汽車文化;但遺憾的是,這種汽車文化與我國的主流方向并不一致,這也是造成法系品牌在我國市場不暢銷的原因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區(qū)域性的汽車文化與區(qū)域的汽車發(fā)展歷程有極大的關系,而法系作為較早進入國內的舶來品為何沒有引導中國的汽車文化呢?
這還要從法國人的性格以及法系車的設計說起。
法系車與法國人一樣固執(zhí),他們對自己堅持的事物從不改變。我們知道法系車上經常有一些不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的設計,如世嘉的方向盤和中置儀表盤等;另外法系品牌不愿技術共享,這個不良基礎是在廣州標致時期打下的。早期標致在國內賣的很火,但標致不愿意推行零部件國產化,單單靠賣進口零件賺錢,這導致用戶維修成本很高,許多人因此放棄。
法系車還有一大技術上劣勢,就是變速箱。因歐洲流行手動擋,PSA早期就沒有大力發(fā)展屬于自己的自動變速箱。所以國內一些PSA旗下車型的自動變速箱技術偏老舊或與發(fā)動機匹配不好;但這幾年我們看到法系車在設計和維保費用方面都已做出妥協(xié),并且PSA在積極與愛信合作開發(fā)歐洲的工廠。無奈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法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失,并很難再拿回來。
今論車長短,明解車主惑;
環(huán)車尋偵探,修車也簡單;
cars'trouble,問題哥幫你搞定!
文章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