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人應該都知道,自主品牌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絕對的話語權,銷量也是愈發(fā)喜人。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在2022年上半年累計售出633777輛(零售銷量)新能源車,同比增長317.6%。廣汽埃安和吉利汽車則在2022年上半年分別售出102852輛和102118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長120.2%和364.7%。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帶來的是市場份額的提升。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品牌乘用車在2022年6月銷售99.4萬輛,同比增長43.1%,市場份額達44.8%。2022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達489.1萬輛,同比增長16.5%,市場份額達到了47.2%,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提升了5.3個百分點,進步明顯。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德、日、韓系車的市場份額為何下跌了?
市場份額有漲也有跌。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公布的信息顯示,德系、日系和韓系車的市場份額在2022年上半年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美系和法系車的市場份額則在上半年實現了增長。為何存在感更高的德系和日系車會丟掉自己手里的蛋糕呢?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德系和日系車的市場份額下滑,與它們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緩慢有直接關系。乘聯會數據顯示,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零售滲透率在2022年6月達到了50.1%,而同期的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只有4.5%。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之際,不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汽車品牌自然得讓出唾手可得的蛋糕,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吃香喝辣。
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緩慢,推出的新能源汽車也是少有人問津。買車君從乘聯會獲悉,2022年6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零售市場份額高達61.1%,而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只有5.9%,比新勢力的16.7%都低。都是新能源車,為何合資品牌連造車新勢力都干不過?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在燃油車時代,自主品牌在三大件方面不占優(yōu),因此它們發(fā)力智能化配置,以提升新車的吸引力。如今,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不僅搭載了支持智能對話的車機系統,還配備了有激光雷達加持的高階駕駛輔助系統,整車的智能化程度是要優(yōu)于很多合資新能源車型的。在電動化時代,新能源車的動力差距不再明顯,那么智能化優(yōu)勢更突出的國產新能源車型自然更容易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以賽力斯AITO旗下的首款汽車——問界M5為例。問界M5于2022年3月5日開啟交付,隨后在5月和6月分別交付了5033輛和7021輛,均進入了乘聯會的新能源SUV月度銷量榜TOP15。作為一款新出爐的增程式電動車,問界M5之所以能迅速走紅,與華為的渠道與技術有著很大關系。
買車君曾體驗過問界M5的HarmonyOS智能座艙,它支持連續(xù)對話,可以給用戶帶來流暢、智能的交互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車的吸引力,為新車的熱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合資品牌的蛋糕會越來越小嗎?
在燃油車領域,合資品牌有著先進的發(fā)動機技術以及良好的品牌口碑,這些賦予了它們旗下車型不小的競爭優(yōu)勢。在這種市場環(huán)境下,自主品牌往往充當著挑戰(zhàn)者的角色,從合資品牌手中搶奪市場??稍谛履茉搭I域,合資品牌反倒成為了挑戰(zhàn)者,挑戰(zhàn)自主品牌的地位。
我們都知道,自主品牌的燃油車型在同級中往往有著更低的售價以及更豐富的配置,這些可以明顯提升整車的吸引力,使其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那么,作為挑戰(zhàn)者,合資品牌愿意學習自主品牌,主動降低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售價么?答案大概率會是否定的。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2022年4月26日,東風本田e:NS1正式上市,補貼后售價為17.5-21.8萬元。作為一款純電小型SUV,東風本田e:NS1定位低于比亞迪元PLUS(補貼后售價為13.78-16.58萬元),但售價卻更高。2022年6月,比亞迪元PLUS月銷量突破1.6萬輛(數據源于乘聯會),而它身后連一輛破萬的合資新能源SUV都沒有。
如果合資品牌繼續(xù)保持燃油車時代的定價策略,不愿通過降低售價來搶奪市場,那以后的合資新能源車很可能會像大眾的ID.4 CROZZ和ID.4 X那樣,通過長時間的口碑積累,獲得一個不上不下的榜單排名,難以對自主品牌的同級車型造成真正的威脅。
當然,合資品牌也可以在新能源領域通過技術突破,獲得自主品牌難以超越的競爭優(yōu)勢,這樣便可以繼續(xù)走燃油車時代的路,定高價也不愁賣。可是,論新能源技術,自主品牌如今可是處于領先位置,并不懼怕合資品牌的競爭。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王者,比亞迪已經普及使用安全性超高的“刀片電池”,同時還推出了不少真省油的DM-i插混車型。另外,比亞迪還實現了CTB技術(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量產落地,該技術可顯著提升整車扭轉剛度,讓新車變得更安全、更平穩(wěn)。
就目前來看,合資品牌仍沒有拿出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能源技術,更別提對自主品牌的全面超越了。如果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售價和技術都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那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市場份額很可能會長時間低于自主品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步壯大,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預計會越來越小,甚至有可能要面對別人吃肉,自己喝湯的局面。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手中蛋糕被搶,合資品牌為何變弱了?]()
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市場表現告訴我們,選對了路,就有可能反敗為勝,分得更大的蛋糕??杉偃缒阋恢敝共讲磺?,甚至逆勢而行,就可能會步入下滑通道,被人搶走已經到手了的蛋糕,就像合資品牌那樣。當然,只要及時醒悟,翻盤依然有希望,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汽車品牌與海外汽車品牌的后續(xù)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