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時間,坊間有消息稱,未來一段時間,特斯拉model 3有望降價至21萬元左右,引起了一陣轟動,最終并沒有實現(xiàn),但是其實現(xiàn)在說特斯拉Model 3能夠降到20萬元以下,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因為在一段時間里,Model 3的確降價至23萬多的水平,所以如果特斯拉在某項生產(chǎn)工藝和零部件方面能夠大幅度壓縮成本,那么相應的車型就是有可能大幅度下降的。而對于大家比較關心的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來說,一體壓鑄技術和全新4680電池無疑是能夠實現(xiàn)成本縮減最大的技術來源。
![]()
熟悉特斯拉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特斯拉的電池包采用了和其他國內廠商不一樣的結構方式,說白了就是特斯拉的電池包是由很多圓柱形電池組成的,這也是為什么一些不太懂電池技術的網(wǎng)友,總是認為特斯拉的底盤裝了一包干電池。
事實上,現(xiàn)款Model 3和Model Y搭載的2170圓柱電池,單個的能量密度和充放功率都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看到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充電速度、整車性能上,表現(xiàn)都是比較優(yōu)秀的。但是2170圓柱電池因為形態(tài)的緣故,每兩節(jié)圓柱電池之間的縫隙,相比于方形電池,還是要大一些的,所以這就導致了單位體積內,這種布局方式能夠“集成”的電池能量總量并不是特別突出,很多時候還不如同等體積的方形電池。
![]()
在2022年9月份的特斯拉電池日上,特斯拉首次帶來了4680圓柱電池,距今也快要兩年了。根據(jù)特斯拉的說法,在無極耳、干電極、去模塊化等一系列技術的配合下,相比于 2170電池,4680電池單體能量提升了5倍之多,輸出功率提升了6倍,同樣體積的電池包之下,4680電池裝車之后的續(xù)航里程能夠提升16%。
![]()
舉個例子,現(xiàn)在后輪驅動Model 3,也就是標準續(xù)航Model 3的CLTC續(xù)航里程為556公里,那么將2170電池換成4680電池之后,CLTC名義續(xù)航里程可以提升至645公里左右,快要趕上現(xiàn)在Model 3高性能車型的續(xù)航里程了。
當然對于特斯拉來說,換裝全新的電池,不僅能夠增加一部分續(xù)航,而且還能大幅度降低生產(chǎn)成本,按照特斯拉的測算,換裝4680電池之后,由于體積更大,電池生產(chǎn)成本將大幅度下降。
大家也都知道,在純電車領域,動力電池基本上是整個所有零部件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據(jù)了解,動力電池能占到電池生產(chǎn)成本的35%—40%,那么一旦4680電池裝車后續(xù)的Model 3和 Model Y車型,那么這兩款車的成本真的是有機會大幅度下降,Model3降到十幾萬元,Model Y降至25萬元以下,也是有可能的。
![]()
當然按照特斯拉的充電布局,今年9月份,特斯拉的第四代超充技術可能要發(fā)布,相比于V3超充,充電速度大大提升,在峰值功率下,15分鐘就能為特斯拉電動車補充500公里左右的續(xù)航里程,而Model 3和Model Y如果想要享受V4超充,最理想的搭配就是搭載了液冷技術的4680電池包。
而現(xiàn)在4680電池基本上已經(jīng)具備量產(chǎn)條件,首款搭載4680電池的車型就是Model Y。4680電池裝車之后,整車續(xù)航里程更高,充電速度更快 ,而且成本還下降了很多。按照特斯拉成本下降,整車價格即下降的邏輯,相當于特斯拉后續(xù)車型可能續(xù)航更長、加速更快、充電更快,價格比現(xiàn)在還要低很多。
![]()
這種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對于特斯拉來說,當然是一次頗有意義的進步,但是對于很多國內電動車同樣來說 ,可能就是災難了。之前我們和一位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的朋友聊過相關的話題,在他們看來,如果4680電池量產(chǎn)提前,并且被裝載在后期的Model 3和Model Y上,對于國產(chǎn)電動車同樣來說,那就別玩了。價格更低、續(xù)航更長,品牌也更硬,絕大多數(shù)純電車型都沒法和特斯拉比!
當然我們也認同這樣的觀點,之前幾個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停產(chǎn)了一段時間,就迅速積攢了大量的訂單,6月份Model Y集中交付了超過5萬輛?,F(xiàn)在下單model Y,還需要等待10—14周,也就是2—4個月左右,說明Model Y還會積攢了很多的訂單,Model 3需要等待16—20周,更長!
可見即使在接連漲價之后,Model 3和Model Y的吸引力依然不減,單車銷量也是很多同級別車型難以相比的,那么一旦因為4680電池裝車,相關車型價格大降,加上與之相關的各項性能得到提升,對于國產(chǎn)電動車同行來說,的確是滅頂之災一般的存在。
對于廣大國產(chǎn)電動車廠商來說,也是需要在電池等技術層面做好應對措施,之前Model Y國產(chǎn)車型祭出27.6萬元的售價時,蔚來等純電廠商就已經(jīng)領教過了,未來如果Model 3和Model Y的價格向著十幾萬進發(fā),那可能就不止是影響國產(chǎn)電動車銷量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