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edee
今年苦夏,怨種特別多。
而每一個怨種都不是無緣無故誕生的——不僅因為疫情、失業(yè)、高溫,更因為現(xiàn)在總是莫名其妙且隨時隨地遭遇刺客。
尤其是那些看似日常,但由于沒有明碼標價或價格混亂,導致
但事實上刺客一直有,只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特別出挑。他們不止藏身于便利店的冰柜內,還會藏身于大小商場與超市里,扮演著各種水果、零食、軟糖、
畢竟,那些雪糕與零食刺客充其量只是不入流的小刺客,每次扎人放血量最多也就百來元,還不如扎那些身懷巨款的施(車)主(主)。后者往往不太會發(fā)現(xiàn),即便發(fā)現(xiàn)了也大多佛系一笑——十幾萬幾十萬都花了,這幾千元就當做善事吧……
既然都已經(jīng)說到這兒了,那就秉著“來都來了,大夏天的,錢都付了”的三大原則,簡單聊聊這些年買車修車用車時,施(車)主(主)遇到過的那些刺客。
第一類是大家最熟悉的“三劍客”:上牌費、服務費/咨詢費與原廠裝潢,通常出現(xiàn)在談妥購車意向,準備掏錢時。
怨種指數(shù):從一顆星到三顆星不等——主要看智商與承受指數(shù)。
先說“上牌刺客”。
一般而言,國內上牌費也就一百多元,進口車增加500元。且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購車人都會主動避免被上牌刺客扎到,自己上牌自己繳保險就行。
當然也有不差錢不怕疼的,坐等4S店和品牌扎第一劍的大善人。后者“傷口”的深淺緩急一般看車型檔次,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元。
幾年前,有人曾在網(wǎng)上爆料自己差點遭遇“上牌刺客”:“比如某韓國品牌的進口高端SUV車型,上牌費曾一度達到5000元,是韓國方面要求的。就連4S店銷售都看不下去了,偷偷和我們說還是自己上牌劃算,后來聽說降到了3000元。”
雖說“食得咸魚抵得渴”,但魚做得太咸的話,第一個大喊“退退退”的其實是刺客自己,畢竟人家知道這不是什么一次性買賣。
其次是服務費/咨詢費。
這種大家都懂的,十有八九都躲不掉,還不如主動伸過去讓人家打兩下——三年前西安女車主縱情一哭,讓“服務費/咨詢費刺客”瞬間成為打壓的眾矢之的,也讓不少4S店的類似收費趨向合理。比如一般合資品牌的金融服務費為3000元左右,主流豪華品牌的服務費會高一些,在5000元左右——考慮到按揭過程中經(jīng)銷商的各種時間和人力成本,這樣的收費還是比較理性的。
當然也有不講道理的,比如著名的保時捷。
據(jù)說經(jīng)銷商會提供兩種購車方案:要么全款,
嗯……這的確扎得有點兒狠了。
之后就是“原廠刺客”。
“原廠刺客”是許多人無法躲避或者根本不想躲避的,針對的多是新施主。后者大多迷信“原廠配置”,諸如“原廠導航”、“原廠行車記錄儀”、“原廠倒車影像”之類的,一扎一個準,劍劍飆血但施主們絕不喊疼。
還有一些大城市的中老年
事實上,所有的額外加裝除了出廠就自帶的,后期加配其實沒有一個是原廠的,全部都是4S店自己弄來的。
還有更高級的“原廠套餐刺客”,他們的背刺劍法其實更難躲,且通常都藏在豪華品牌內。
曾有人在去年做過一項統(tǒng)計,一般主流豪華品牌的汽車裝潢多在8K到30K元不等,視車價而定。比如某品牌的C級車,一套裝潢組合拳下來近1.4萬,里面包含了近7K的貼膜,2K的腳墊,3K的無鑰匙進入和一個2K的卡包。
有過來人直接在某戶上吐槽自己的背刺遭遇:“尤其是那個2K的卡包!就是那種放銀行卡和身份證的小卡包,居然要2K!都能去商場買個輕奢品牌的手包了。實際這些東西加在一起成本也就3K左右,但如果你不買,車都不賣給你!”
相比“原廠套餐刺客”故意放刁不賣車的套路,有一些刺客的手法顯然更高明——也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尤其是高端豪華品牌的最愛——就是將原來的標配變?yōu)檫x配,改入個性化選裝服務。
幾年前,身邊就有好幾位保時捷Macan的車主吐槽自己買車時遇到了“選裝刺客”:“大燈標配只是鹵素燈,選裝雙氙氣主大燈的價格是破萬的,如果選裝LED大燈則要近3萬元,還有無鑰匙啟動系統(tǒng)需要花費近1萬2。更不用說3萬多一套20寸輪轂,4到5萬的運動排氣,2到10萬的音響……這一套配下來,還不如買卡宴呢!”
感覺她們每次開車上路,身上應該就像豪豬那樣,滿了……
第二類是在提車/保養(yǎng)環(huán)節(jié)時遇到的不講武德來騙來偷襲的刺客們。
怨種指數(shù):
某乎上,曾有人講述了自己在提車時一段“刻骨銘心”的被刺經(jīng)歷:
“當初買車時,家里親戚出面找到心儀的品牌4S店。經(jīng)理很爽快,說你去問人或者上網(wǎng)查,給你的裸車價格肯定在最低價!買車時的報價也確實優(yōu)于預期,于是刷卡走人等提車通知。
你以為完了?并沒有!之后再去提車,就在等車的過程中,不停地有銷售跑來和我搭訕溝通,不停地向我推銷裝飾包和售后會員大禮包什么的。實在是礙于情面,就隨便選了一個5000元的裝飾包,包含了踏板、行車記錄儀、腳墊和座墊等。買完沒多久我就后悔了,手癢還上某寶一個一個的比照——就這幾樣,加一起其實只值1000出頭點,這得是多大的利潤。
最后說一句,當時裸車19.8萬。我猜這幾樣裝飾可能比車子賺的錢還要多。突然明白4S店其實不是賣車的,或者說要是只賣車估計早就涼涼了?!?/span>
是的,你以為買車時靠關系啥的躲過去就能一勞永逸了?合格的刺客會隨時隨地的在4S店中恭候你,牢牢捏住了你那既要面子又想圖便宜小心臟,給手腕子上來上一刀——你說你是認命呢還是認命呢還是認命呢?
還有另一種刺客,往往是施主們自己找來的。
敝司某位姑娘也曾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自己的“一劍封喉”史:
咱就暫且叫她L妹吧。
L妹三年前買了一輛保時捷,她表示當時在選裝時突然福至心靈,想將自己車車屁股上的字母變銀色為黑色,于是她就試探性地將這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告知了店方。后者表示完全沒問題,車主爸爸的要求只是小case,能滿足能滿足。
當然了,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她對著銷售來一句靈魂拷問:“給字母變個色多少錢?”
“5700?!睂Ψ降幕卮鹑缤葢T了巴黎水般平常。
L妹則生出了“我只是想將牛欄山二鍋頭改成紅星二鍋頭,你卻給我整了一瓶茅臺”的世紀疑惑,果斷退退退。
“可能大部分人和我不一樣,他們覺得既然都買這個牌子的車了,貼了這個logo這個價
最后一類,是不少人最難逃過的“背刺王者”——修理費。
怨種指數(shù):直逼五顆星。
最要命的是,“背刺”最厲害的往往都是些小配件,比如前大燈、后尾燈和前后保險杠皮啥的。
曾有一位四字品牌的中老年男性車主和我吐槽:“倒車時沒注意把右側的反光鏡撞掉了,單單買這個反光鏡,4S店就收了我3K多!后來我讓女兒上某寶查,原裝拆車件也就五百元左右。沒辦法被狠斬一刀,誰讓我相信4S店覺得他們服務好呢……”
當然最有名的“背刺王者”,莫過于某豪華品牌的大燈。據(jù)說,2020年時旗下主流SUV的單只替換大燈價格要近4.4萬元。換算下來,這款車的價格也就是9.5個大燈。而這個豪華品牌其它車型的單件前大燈價格都足以讓人心頭一涼,平均達到了整車價格的8%左右。
而關于豪華品牌們的“維修零件刺客”問題,2年前中保研就曾特地發(fā)布過30-50萬元區(qū)間車型零整比系數(shù),指出這一價格區(qū)間的車型,修車費相對而言反而是最不劃算的。
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方仲友還發(fā)出過“預警”:未來國內汽車消費的大趨勢,是向中高端及新能源汽車方向偏移,中低端20萬以下市場銷量可能受到擠壓。因此廠家和4S店為了生存發(fā)展,未來會不斷把零部件的價格往上調。
比如那年抽查的100款零整比系數(shù)最高的車型(說白了就是修車時配件費最貴的),基本都是大家極為耳熟能詳?shù)暮廊A品牌與豪華車型,而排名前三的王者車型BBA就占了兩款。
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确?,如果將某輛零整比巨高的車型統(tǒng)統(tǒng)拆散了單賣零件,賺回來的錢能給你整出8輛這樣的原車來。
而這種“背刺王者”往往隱藏得頗深,因為表面上看這些零部件是保險公司
據(jù)說,大部分施主這一生都曾被刺過那么一回兩回甚至三回四回的,沒被刺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至少談資就會少很多:“想當年,我那輛XX買個/換個/修個/加個XX,就花了XXXX錢……”而這么說的目的與用途,大多是用來安慰那個在聽他說話的人……
車主之間的情感紐帶往往就是這么被扎出來的吧。畢竟雪糕刺客一般只扎一次,而施主們用車時遇到的刺客……是層出不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