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自帶賽車基因
在試駕前,UNI-V推廣主理人庾魯思為我們簡單的介紹了UNI-V的各項數(shù)據(jù)和性能。UNI-V搭載了藍鯨新一代NE1.5T高壓發(fā)動機,峰值扭矩300N·m,最大功率138kW,不僅如此,UNI-V專家性能團隊還對發(fā)動機進行了“特調”,使其油門響應更加靈敏,即使是輕踩油門,動力也能隨叫隨到。
與之匹配的藍鯨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其集成瞬態(tài)扭矩控制及智能預降檔技術,可以基于駕駛意圖判斷,通過對離合器的瞬態(tài)傳動扭矩進行主動控制,提升加速線性感和瞬態(tài)響應。
如果說UNI-V的內核帶著賽車的基因,那么UNI-V的外形更是妥妥的“賽車選手”。
前臉無邊界格柵的設計搭配扁平化LOGO,整車多用橙色飾條點綴,運動中帶著一絲優(yōu)雅。溜背式的造型、電動掀背式尾門、橫貫式車尾燈、電動尾翼,每一個元素無不宣告著UNI-V的運動基因,最深得我心的就屬電動尾翼,開啟時最高可提供25kg下壓力,增加高速行駛時的車身穩(wěn)定性。
在內飾上,UNI-V更是把氛圍感拉滿了。整體黑色內飾的設計搭配橙色縫線,與外觀相呼應。坐進車內,手握源自賽車設計理念的雙D型運動方向盤和戰(zhàn)艦式的電子擋桿,駕駛激情瞬間就被點燃。
另外,“SUPER RACE”鍵還專門用橙色區(qū)別來,只要按下去電動尾翼瞬間升起,超增壓控制和彈射起步功能隨之就位,在賽道模式下,儀表屏和中控屏也會顯示專屬賽道UI,扭矩、G值、聲浪,競速激情一觸即發(fā)!自帶賽車基因的UNI-V已經(jīng)讓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進入賽道了!
賽道體驗:預判了我的“失誤”
本次試駕所在的株洲國際賽車場是國內有著最大橫坡和最大落差的賽車場,賽道全長3.77公里,共設14個彎道,有幾個彎道的視覺盲區(qū)特別大,上坡前完全看不到前方路況。作為一名初次上賽道的女司機,說不緊張是假的。
用地板油沖過起點,UNI-V的運動排氣聲浪瞬間點燃我的駕駛激情。不得不承認UNI-V油門響應的速度非常快,碰到油門的瞬間就有明顯的推背感。在一小段直線行駛后就迎來了第一個彎道,重踩剎車,整個車身重心快速前移,此時可以感受到UNI-V穩(wěn)健的底盤調校,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四輪獨立懸架系統(tǒng)預判了我的預判,穩(wěn)穩(wěn)的把車頭支撐住,繼續(xù)帶著點剎車來到彎心,這個過程中我能感覺到輪胎的抓地力非常緊,要知道當天一直下著小雨,教練多次提醒目前的天氣會影響輪胎的抓地力,但UNI-V這個表現(xiàn)著實出乎我的意料。
也許是在過前幾個彎道時得到了教練的夸贊,此時的我有點“飄”,在中間一個高差較大,角度較小的急彎時我出現(xiàn)了失誤,還沒到達彎心時我已經(jīng)全力踩下油門加速了,最后是加速的狀態(tài)下通過彎心,在轉動方向盤時我能感受到車身明顯的側傾,輪胎的叫聲和ESC的啟動讓我的腎上腺素激增,但同時我也感受到輪胎仍然在緊緊的抓住地面,這主要得益于UNI-V的DTV動態(tài)轉矩矢量控制,在彎道行駛時智能分配內外側車輪的驅動力,精準控制行駛軌跡,看來UNI-V不僅能預判我的預判,還能預判我的“失誤”。
全速沖向終點時,也意味著本次賽道體驗結束,至此小艾仍然是意猶未盡,UNI-V的賽道實力值得雙手點贊。
愛點評
通過本次賽道試駕可以看出,長安UNI-V除了擁有過目不忘的顏值,更令人驚嘆的是它優(yōu)越的動力、底盤、車身結構,完全無懼專業(yè)賽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這也是UNI-V上市僅兩個月訂單已經(jīng)突破5萬輛的原因,10-15萬元的高性價比俘獲不少年輕人的心。據(jù)悉UNI-V之后還會推出2.0T版本和全域混動版本,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