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的一則小滿視頻,不僅整個媒體圈和廣告圈直接炸了窩,也讓奧迪直接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誠然,在此次事件中的主體一方就是奧迪沒錯,但在網友眼里,奧迪仿佛做了一件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此次營銷上的翻車,也讓不少媒體趁機炒作,并逐漸發(fā)展到了沒有人關心事件本身,直接揪著奧迪一頓批判的階段,一些有心機的自媒體甚至挖出了陳年舊料蹭熱度,生怕自己錯過了這一波難得能夠增粉的熱點。
![]()
但是如果冷靜下來仔細思考的話,處在此次事件旋渦中心的奧迪,實際上也是有苦說不出。
奧迪作為此次事件的甲方,出于宣傳自己品牌的目的,將項目委托給了4A廣告公司,也就是此次事件中的乙方M&C Saatchi,這本身并沒有任何問題。
最終,針對乙方給出的方案,作為甲方的奧迪自然有拍板定奪的權利,但對于內容本身是否存在抄襲,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道德操守,不應該由奧迪來鑒定。
而從廣告公司的傳統(tǒng)流程來說,甲方一個brief的下達,乙方自然也要將任務層層下派,最終實施策劃的,可能只是一個層級很低的初級文案員工。
而最終之所以出現(xiàn)文案剽竊的行為,可能只是此人實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創(chuàng)意,遂在網絡上搜索了一番直接使用,屬于缺少職業(yè)道德,而至于乙方上面層層把關的領導,由于沒有看出文案存在抄襲,也存在一定的失職。
但這些,又和奧迪品牌有什么關系呢?要我說,在輿論中已成為眾矢之的奧迪,在此次事件中反倒是那個最大的受害者。
當六大派拿著正義的名義圍攻光明頂的時候,是否有人想過,明教不一定是邪惡的,六大派也不一定是正義的?
作為維權當事人的北大滿哥,也是一位在抖音上進行教育主題類的直播的自媒體賬號擁有者,如此高調維權,背后邏輯同樣十分簡單,自己原創(chuàng)的文案被知名的品牌和明星進行了像素級抄襲,自己怎么可能不去借這個熱度,站在道德制高點進行維權呢?
![]()
在這一波流量的狂歡中,北大滿哥也是獲益最高的那一位,幾天下來,北大滿哥光是抖音的粉絲增長量就達到了幾十萬,有關維權的單條視頻點贊超過了55萬,相比之下,北大滿哥在抖音置頂的視頻最高點贊也只有不到35萬。
本可以先用更加低調的方式,但偏偏選擇了用一種弱者的姿態(tài)在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上高調維權,自己反倒成為了流量盛宴中的最大贏家,這種行為,真的能說北大滿哥目的純粹嗎?
在輿論剛剛發(fā)酵沒多久,奧迪官方就發(fā)布聲明,表明了認錯態(tài)度,全文并不算長,上來就先給劉德華、北大滿哥道歉,然后說明了視頻的來歷和責任方,同時全面下架該視頻,隨后在聲明中強調了自己的價值觀。
有人說奧迪道歉不誠懇,但事實上,這份聲明,以危機公關來論處已算不錯,在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奧迪已經給出了一個端正的態(tài)度,相信后續(xù)還會有更進一步的聲明發(fā)布。
![]()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鄒振東教授曾在《弱傳播》中提到,輿論世界的規(guī)則,很多時候跟現(xiàn)實世界相反,它遵循著多條規(guī)則,其中的第一條就是弱者優(yōu)勢——現(xiàn)實中的弱者,在輿論世界里反而是強者。
就像城管執(zhí)法,城管有工作的合理性和正當性,跟沒有執(zhí)照的小販比起來,他們顯然是強勢的一方,但是,一旦進入輿論,城管反而成了弱勢群體,動不動就遭到攻擊。
這種強弱關系的互換,與此次奧迪小滿視頻翻車事件頗為相似。
北大滿哥,作為一個普通人和抖音自媒體,在現(xiàn)實中,相比一年營收千億級人民幣的奧迪來說,他是弱者。
來到了輿論世界里,大多數會不自覺地站到北大滿哥一邊,即便奧迪已經道歉,廣告公司也出來承擔了責任,公眾仍然愿意方向一致地譴責奧迪。
而一旦將奧迪換成了一個并不知名,影響力弱的品牌,即便視頻畫面不精美,文案全部抄襲,想必也不會掀起太多波瀾。
我想,身為強者的奧迪,應該好好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訓,隨著聲明的發(fā)布和責任的落實,想必也能夠給予北大滿哥一個滿意的交代,但無論產品層面還是營銷層面,奧迪都應該秉持著更加嚴謹仔細的態(tài)度,以便經得起輿論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