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董事長姜德義因工作調(diào)整原因,已于2022年5月16日向董事會遞交辭任聲明,不再兼任本公司董事長、非執(zhí)行董事、董事會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及提名委員會主任職務(wù)。此消息一出,引發(fā)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辭職啦。
What?原來是個別不求甚解的小編將北汽股份誤解成了北汽集團。一笑而過之后,筆者覺得這個笑話還挺耐人尋味,甚至擔心這個“笑話”會不會成真?
![姜德義辭職鬧笑話,北汽集團莫讓笑話成真]()
將北汽股份誤讀成北汽集團,背后除了專業(yè)度不夠外,也不排除在小編心里董事長下馬是順理成章的事兒,畢竟北汽集團這兩年的業(yè)績不好。
從集團層面來看,2021年,北汽集團累計銷售整車172萬輛,同比下降9.5%,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處于六大集團銷量榜末位。從北汽股份來看,2021年銷量跌到五年來的最低點,為103.1萬輛,同比上年跌11.8%,且嚴重依賴北京奔馳的貢獻(2021年,北京奔馳相關(guān)收入占北汽股份總營收的95%)。作為董事長,姜德義雖然上任只有兩年,讓北汽集團來個“彈射起步”不太現(xiàn)實,但連續(xù)下滑的態(tài)勢顯然也不符合外界的預(yù)期,特別是北汽集團的自主板塊沒有看到明顯起色。
這兩年,幾大汽車集團一把手更換的并不多。最近一次是2021年沈鐵東接替閻秉哲出任華晨集團董事長,而后者在2019年從祁玉民手中接過董事長一職不過兩年零兩個月就悄然退位。此時,當出現(xiàn)“董事長辭職”的字眼兒時,外界聯(lián)想到“北汽集團”其實也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