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新車】4月26日,東風本田e:NS1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區(qū)間為17.5-21.8萬元。新車為本田e:N品牌的首款車型,定位純電小型SUV,采用前驅布局,CLTC續(xù)航為420-510km。
![]()
現(xiàn)在下訂可享多重好禮,包括整車包修3年或12萬公里、免費贈送并安裝充電樁(或贈送2500元電費)、三電包修8年或15萬公里、5年內免費OTA升級、5年內免費使用流量。如果對e:NS1感興趣的話,可以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東風本田e動小程序或下載東風本田App下訂。
![]()
即便是本田純電品牌e:N的首款產品,e:NS1在造型設計方面依舊體現(xiàn)出本田品牌的傳承,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創(chuàng)新,凸顯純電車型的未來感與科技感。簡單來說,就算沒有注意到車標,你看到e:NS1還是能立即意識到這是一款本田SUV,其次才是一款本田純電SUV,這樣的關聯(lián)性讓熟悉本田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它。
![]()
e:NS1的前臉布局還是非?!氨咎铩钡?,兩側大燈組造型細長,采用上方L字形日行燈和下方大燈的設計,看上去更有氣勢的同時增加視覺寬度;中網部分為封閉式格柵,本田LOGO支持LED背光,凸顯純電動車身份;下包圍兩側的C字形折角和梯形散熱口和CR-V有幾分神似,但造型更加簡約一些。
![]()
本田LOGO四周其實是一塊蓋板,下方隱藏快充和慢充接口,這樣設計簡化了車側的造型,但讓車頭略有點繁復。
![]()
車身側面輪廓有點“小號UR-V”的感覺,棱角比較分明,特別是A柱和C柱的設計,硬朗的同時很有動感。車身尺寸方面,e:NS1的長寬高分別為4390×1790×1560mm,軸距為2610mm,定位小型SUV,不過新車并沒有像很多純電平臺新車一樣增大軸距和車長的比例,造型比例反而很接近燃油車,在競品當中并不多見。
![]()
e:NS1還有一個很眼熟的地方——把后門把手集成在C柱位置,這是本田小型SUV的標志性設計,即便進入純電時代也仍然保留。
![]()
尾部造型也可以用棱角分明來形容,熏黑尾燈的樣式也挺有UR-V的味道,本田車標改為英文LOGO,也是時下的設計潮流之一。
![]()
e:NS1采用18英寸多幅式輪圈,與其匹配的輪胎為主打運動的馬牌UC6,規(guī)格為225/50 R18。
![]()
![]()
進入車內,和外觀一樣,也是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圓形方向盤的樣式非?!氨咎铩保?1代思域接近,盤幅較大,握感很不錯;換擋機構依舊是熟悉的按鍵式,這也是本田的特色之一了。
![]()
“陌生”在于這塊15.1英寸的中控屏,對本田來說絕對稱得上“巨屏”了,這大概也要歸功于中方設計團隊對于國內新能源用戶需求的理解。實際操作上感覺是Honda Connect 3.0的純電動車專用版本,中間的主界面UI和Honda Connect 3.0非常接近,同時在豎屏的上下兩端分別加入多媒體和空調控制區(qū)域,常用的功能基本都不需要在中間主界面菜單里找,而且方便分屏操作,雖然界面看起來繁雜了一點,但的確比較實用。
![]()
![]()
得益于燃油時代長久的積累,合資車企轉型新能源后的產品,在人機工程設計上確實有獨到之處,e:NS1座椅軟硬合適,坐墊靠背形狀符合人體工學,坐在主駕駛位很容易把座椅和方向盤調整到合適位置,操作順手實用。
空間方面,后排為純平地臺,并且腿部空間還算寬敞,雖然受限于軸距,還是做不到部分競品那種極致的大空間,但日常后排滿載3人問題不大。
![]()
后備廂空間四四方方,非常規(guī)整,后排座椅也支持放倒,放倒后雖然沒有明顯臺階,但會有一點坡度,并且后備廂寬度和同級別車型相比稍微小了點,裝載能力會受到一點影響。
![]()
動力方面,即便進入電動化時代,本田依舊希望產品屬于“駕駛者之車”。e:NS1采用前置前驅布局,低功率版電機最大功率為134kW,高功率版為150kW,兩款電機的峰值扭矩均為310N·m。
![]()
根據(jù)我們評測編輯此前的試駕體驗,新車的動力標定邏輯非常接近燃油車,不會非常竄,剎車制動力迅猛,動能回收力度相對較低,開慣了燃油車的車主容易接受;底盤的調校出色,激烈駕駛下緊致輕快,易于操控,極限不低,日常駕駛也給人沉穩(wěn)安心的感覺。
編輯總結
和“新勢力”不同,老牌合資車企轉型純電時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偶像包袱”,希望能把自己在燃油時代的優(yōu)勢帶到電動時代,e:NS1就是這樣一款車。作為本田純電產品線的開端,e:NS1在方方面面的產品力上都體現(xiàn)出融合的痕跡,既有大家所熟知的“本田”,又有創(chuàng)新的、僅屬于電動化時代的“本田”,但它的用戶群體大概率還是從燃油時代追隨而來、迫于政策購買電車的車主,畢竟這種“燃油化”的動力調校,對于這部分用戶來說有非常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