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半個月前,虎哥寫了一片文章,專門分析“德系與日系底盤調(diào)教質(zhì)感的區(qū)別”。里面論述了懸掛系統(tǒng)運動的阻尼量,以及彈性部件(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系數(shù))等知識。原本只是一期講解底盤相關(guān)知識的帖子,沒想到閱讀量竟然很高。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在留言區(qū)里,虎哥讀到了幾位車友的留言,他們說的事情大致是相同的:就是對日系車表示不滿,不滿主要集中在,他們認為日系車“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遠不如德系車那么厚重、結(jié)實”。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還別說,都2020年了,不少車友還是堅持這樣的觀念。其實以往的很多媒體都苦口婆心的解釋了N多了,比如“真正受力的是骨架,不是鈑金(蒙皮)”諸如此類的科普說法,廣大車友應該早已經(jīng)爛熟于心了。所以我今天壓根就沒想再重復這些陳詞濫調(diào)。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日系車皮薄餡大?德系厚重?
虎哥搬出私房絕招來證明!
今天我想從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入手,來剖析清楚關(guān)于日系車究竟是不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德系車是不是和想象中那樣“厚料”。我采用的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同級別對比!這里說的級別,就是我們常說的A00、A0、A、B、C、D等不同的大小級別。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這一期我們只說德系和日系哈,至于韓系長年以來仿效日系,而如今的美系車,其實大家都懂,通用車系不少都是德國歐寶換標,而福特的一眾熱賣車都是德國中心研發(fā)的產(chǎn)物……所以韓系、美系沒必要單獨說了。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既然是同級別對比,至少也得是A級對A級;B級對B級。當然更準確的對比,肯定還會要求軸距差不多、輪距差不多、車輛的長寬高尺寸都差不多、發(fā)動機排量也接近、售價區(qū)間也基本吻合。這樣比較才有說服力,對吧?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同級別“體密度”對比!
結(jié)果:德系、日系一個樣!
打個比方,比如我們從目前市面上保有量最大、最常見的車型里看,大眾朗逸、速騰、帕薩特、豐田卡羅拉、雷凌、凱美瑞……或者再加上日產(chǎn)軒逸、天籟……按照“同級別”原則,各位讀者可以自行檢索它們的一項指標——空車重量。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就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原來如今的德系、日系、韓系…“同級別”車型的“體重”大致都相差不多,基本都處于同一水準線。那么“日系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的傳言是否還能成立呢?這就好比:幾個年輕人,互相比賽,看看“誰結(jié)實,誰虛胖”一樣。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這幾個年輕人高矮胖瘦乍看之下好像都差不多,體型看起來好像也挺接近。怎么辦?于是有人提出:上秤!同樣的體積下,誰重量大就代表誰“更結(jié)實”,誰重量輕就代表誰“虛胖”。結(jié)果他們上秤一秤,發(fā)現(xiàn)竟然大家的體重也都“頭碰頭、腳碰腳”。那你說誰結(jié)實誰虛胖?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21世紀后,為了油耗而“減肥”
為了安全而“增肌”是主旋律
事實上進入到21世紀之后的“新時代”德系、日系……“體密度”都相差不大,或者可以說都處于同一水準了。您還給我說“誰厚實誰皮薄”?至于您問我這是為啥,為啥如今德系和日系距離越來越近?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其實無非就是出于2個動機:其一是進入到21世紀后,車輛的環(huán)保指標里多了一項“油耗指標”。也就是說歐盟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和強調(diào)車輛的油耗控制了。因此車身重量不得不降下來。如今的德系車,其實單純說鈑金(蒙皮)厚度的話,通?;疽捕荚?.8~1.25mm之間(日系也是如此)。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其二,是如今的汽車安全碰撞測試標準越來越嚴苛,而日系車又是要“全球行銷”的,于是不得不通過測試(不然歐洲國家不讓賣)。所以現(xiàn)在的日系車也不得不增大用料投入了。因此“體重”也越來越沉重。此消彼長的結(jié)果就是德系和日系互相之間越來越像。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德系、日系鈑金厚度相似
所謂厚重感無非是調(diào)教的結(jié)果
當然,如果鈑金厚度您無法測量,那么您下次做保養(yǎng)時,不妨觀察一下您愛車的底盤,對比一下門店里同時做保養(yǎng)的其他車輛(如果剛碰巧能“同級別德日對比”的話),看看那些懸掛的擺臂的厚實程度、橫向穩(wěn)定桿的粗壯程度,彈簧、減震器等部件的外觀尺寸……其實我告訴你,都差不多!
![日系車就是皮薄餡大,一碰就碎!這就是它底盤輕飄的原因?]()
所以回到半個月前的那片科普文,德系和日系給人感覺一個厚重一個輕飄,本質(zhì)上來說無非還是底盤調(diào)教導致的區(qū)別罷了。彈簧的K系數(shù)用高點+阻尼大些的減震器,自然就穩(wěn)重了;反之同理。至于鈑金“敲擊手感”的厚薄區(qū)別,呵呵,再薄的鈑金里支一條加強筋,你都敲不出來的!一句話:蝦有蝦道,蟹有蟹路。都是汽車強國,誰都沒比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