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本應該是各大汽車品牌摩拳擦掌,大顯身手的舞臺,但在每年的大型車展總會出現一些小插曲,這次廣州車展也不例外。
不同于往常的是,這一次“大鬧”車展現場的事件不是車主維權,而是汽車媒體人與品牌方發(fā)生爭執(zhí)。
在廣州車展媒體日當天,一位汽車媒體人在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視頻稱:
“作為專業(yè)媒體進來參觀,奔馳卻要將我清場,只讓替奔馳發(fā)通稿做廣告的參觀”;隨即這位汽車媒體人便當著眾人面怒斥奔馳:“奔馳越來越沒有底線了,30萬元的奔馳C級換裝了1.5T的發(fā)動機,百年汽車品牌成什么樣了?”
據了解,這位怒斥奔馳的汽車媒體人為“檀叔說車”,在某視頻平臺上擁有數十萬的粉絲。而雙方起爭執(zhí)的主要原因是“檀叔”對奔馳新車進行了負面評價,被一旁工作人員聽到遭到阻撓,希望“檀叔”聽完奔馳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講解后再“客觀”評價;專業(yè)知識領域遭到質疑的“檀叔”稱其擁有駕照40年,不需要介紹。并指著奔馳的工作人員說:“我學汽車專業(yè)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這段短視頻發(fā)布至網上后,迅速迎來熱議,很多網友都站出來支持“檀叔”。“這年頭敢說真話的車評人真的太少了”;“現在的奔馳確實不如以前了”;“質量差,排量小,價格還貴,真不知道奔馳哪來的勇氣”;“維權的事情發(fā)生的還少嗎?”......
但也部分網友表示奔馳畢竟是全球豪華汽車品牌,除了產品,還有品牌所帶來的溢價?!皳Q成1.5T,買的人還是那么多,說明這車的目標人群就不需求發(fā)動機”;“發(fā)動機的可以去買隔壁寶馬啊”“奔馳就是0.5t的跟我也沒關系,我看重的是它的車標”......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畢竟雙方立場不同,自然看待這件事情的褒貶也不同。
但從產品的角度來看,今年成都車展奔馳推出的全新一代奔馳C級,共四款車型,售價在32.52-37.22萬之間。而動力方面取消了1.6T和2.0T的發(fā)動機,僅提供1.5T、1.5T+48V輕混兩種選擇。
除此之外,奔馳未來依然會全面推進小排量化。1.3T、1.5T將成為主流,而可選的2.0T車型將越來越少。
近40萬的高價,搭載的卻是1.5T發(fā)動機,這多多少少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反觀C級的同級競品寶馬3系和奧迪A4L,不僅起售價低于新C級,關鍵是均全系搭載2.0T發(fā)動機。
有人可能會說,新奔馳C級雖然用的1.5T,但發(fā)動機的賬面數據卻不比寶馬3系、奧迪A4L的2.0T差。的確如此,像新奔馳C級提供的1.5T、1.5T+48V兩種動力總成,最大功率分別為125kw和150kw,峰值扭矩為250N·m和300N·m,傳動系統(tǒng)則匹配9速手自一體變速器;而寶馬3系搭載2.0T發(fā)動機+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分高低功率版本,其最大功率分別為115kw、135kw,峰值扭矩是250N·m和300N·m;奧迪A4L搭載的2.0T發(fā)動機+7擋雙離合變速箱,同樣也是有高低功率版本之分的,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10kw,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40kw,峰值扭矩分別為270N·m和320N·m。
雖然1.5T的發(fā)動機從參數上來看確實表現還不錯,但小排量發(fā)動機的行駛質感不如大排量也的確是不爭的事實。若是有2.0T的車型可選還好說,關鍵是新C級還只給配了1.5T,近40萬買個1.5T車怎么看都不劃算,難不成換了個S級的內飾就更值錢了?
話說回來,其實奔馳用1.5T發(fā)動機也無可厚非,畢竟如今使用小排量發(fā)動機也是大勢所趨,雖然弱化了動力方面,但在外觀內飾上奔馳C級是卯足了勁,這也是為什么一款1.5T機型能買到近40萬的高價的底氣所在。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接受不了1.5T奔馳C級的朋友大可選擇寶馬3系或奧迪A4L,喜歡新C級的朋友也依然愿意為它買單。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