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領克09都是一款極富挑戰(zhàn)性的車型。
從價格層面,20萬元之前就一直被視為自主品牌(紅旗除外)的天花板,領克09一下子就“干”到了30萬元——要知道,這可是(非豪華)合資品牌的價格天花板。
從產品細分層面,領克09屬于中大型SUV?!?0萬元左右的中型/中大型SUV”,這是一個讓大多數合資品牌都只能看著漢蘭達羨慕嫉妒恨、覺得無比難啃的細分品種。
“挑戰(zhàn)性”毋庸置疑。那么,怎么看領克的這次“挑戰(zhàn)”呢?
自主品牌打破“天花板”需要能“硬扛”的產品
誰都知道,自主品牌的價格天花板必須要打破,但到底應該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打破,還是依靠某一契機“一舉打破”、“一步到位”,這顯然是有爭議的。
對此,我們可以參考手機領域的發(fā)展過程。如果不是因為有華為Mate系列、P系列(等)的向上拓展,當下國內安卓手機的中高端市場恐怕還會由三星把持著。而華為Mate系列、P系列(等)的成功,已不僅僅只是它們自身的成功,同時也拉動了整個國產(品牌)手機行業(yè)。
而要做到這一點,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可以說一大堆,但歸根結底的關鍵點,還是要有能“硬扛”的產品。
例如當年,無數消費者(包括卡叔在內),都是“將信將疑”買入華為手機后,因為其產品力遠勝三星(同時代同級別機型)而徹底改弦易轍的。
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于汽車領域。
或許你會說:蔚小理不是早已突破了?從價格看是如此,但新能源的“彎道超車”你懂的。蔚小理們的突破,對燃油車打破天花板雖有一些正面作用,但效果有限。
當然,你可能還會想到紅旗。但基于紅旗品牌傳承的特殊性,它的這種突破同樣代表性不強。即,人們能接受30萬的紅旗,不代表能接受30萬元、哪怕20萬元的(非紅旗)自主品牌產品。
因此,如果有一款(非紅旗)自主品牌的產品,能夠跳過20萬元這個坎,直接將天花板頂到30萬+的高度,那么整個自主品牌的向上空間就有可能就此打開。
同樣的,實現這一點也需要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必須要有一個足夠能“硬扛”的產品。
領克09的底子有多硬?
領克品牌的成功,原因林林總總,但有一個關鍵點是公認的,那就是沃爾沃(技術)背書。不過相比之前的領克產品,領克09這回的背書要“背得更直白”。
我們都知道,領克01/02/03/05都是CMA架構的。一方面,這個架構屬于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fā),并且在沃爾沃的旗下車型中目前只有XC40一款車在用。另一方面,之前的領克車型,“真的”只是基于CMA架構研發(fā)——每款產品都與沃爾沃XC40有著明顯的差別。
領克09則不然
首先,眾所周知它是源于SPA架構的。SPA架構才算是沃爾沃的“主力架構”,XC90、S90、XC60、S60等主力車型均源于這個架構。
其次,領克09雖然說它是“XC90換標”有點過分,但也不像其他領克車型那樣“全新開發(fā)”。也就是說,領克09與XC90之間有著更緊密的聯系,而不僅僅只是“共享SPA架構”。
例如,它們的尺寸非常接近、空間基本一樣、側面線條/側窗造型有著一定的重疊度,甚至連軸距都分毫不差。
所以有人打比方,領克09與XC90之間的關系,就好比途銳和奧迪Q7之間的關系??ㄊ逵X得不算錯,但實際上領克09與XC90之間的關系(比途銳與Q7)還要更近一些。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即,為什么領克在開發(fā)09的時候不像開發(fā)01/03/03/05那樣采用全新設計?同時為什么沃爾沃在這個問題上一下子變得這么“開明”(雖然“東家”都是吉利,但XC90畢竟是沃爾沃的旗艦。就好比奧迪是大眾的子公司,但當初大眾要拿奧迪的頂級技術用在大眾高端車型上會遭到奧迪的抵制一樣,沃爾沃也理應有所抵觸)?
第一個為什么很好理解:目的就是為了“夠硬扛”。一款內功強大的中大型SUV可不是那么好開發(fā)的。這不光是領克有沒有能力的問題,開發(fā)成本本身也是問題。如果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零開始研發(fā)不僅風險大,而且也很難讓領克09制定出有競爭力的價格來。相反,直接將XC90“拿來”二次開發(fā),難度、投入都會小得多,而產品出問題的概率也要小得多,可謂一舉多得。
第二個為什么細想之下也很好理解:全集團的資源最優(yōu)化。這一代XC90是2014年8月全球首發(fā)的,至今已過去7年,已處于生命周期的末期。它的研發(fā)成本,通過這一代XC90相當不錯的銷量,已經消化殆盡。此時,將其“移植到”領克09這樣的車型上,無疑對于全集團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至于沃爾沃,此時的重心顯然則要放在基于SPA 2架構打造的第三代XC90上。
可別因此就覺得領克09的技術老——別忘了,這可是將一款起價60萬+車型的技術,移植到一款30萬左右的車型上,支撐領克09的產品力只會綽綽有余。
并且,領克09相對于XC90也絕非簡單的換標、換臉。其車身仍然是經過了重新設計的(只是并非由零開始)。例如D柱的造型、車尾的造型,領克09都要顯得比XC90更流暢、更符合當下潮流。
當然,這個模式帶來的副作用也不能說沒有。例如領克應該知道,這樣一款5米+的中大型SUV,第三排空間應該做得跟GL8那樣才好。至少,不應該輸給途昂、理想ONE。而事實上,領克只能在第三排座椅的質感、厚實感上做文章。至于坐墊與地板之間的落差、腿部空間等等方面,就不能像途昂、理想ONE那樣“盡情擴展”了。
至此,領克09的基礎層面,應該算是足夠“硬扛”。這已經不是前雙叉臂對陣眾對手前麥弗遜這么簡單,也不是Drive-E+48V+愛信8AT可以詮釋,甚至不是SPA架構的降維打擊能夠涵蓋全部。
領克這回,真的是拿一款“改款換標的XC90”,來對抗途昂、昂科旗、漢蘭達。
這,就夠了嗎?
科技加持+配置降維:你還覺得領克09貴嗎?
前面說了基礎部分,但對于領克09而言也絕非簡單的“抄作業(yè)”。自主品牌其實在三大領域,已經相比外資品牌顯現出了優(yōu)勢:一個是車機,一個是智駕,還有一個是內飾設計。
尤其是車機?;蛘哌@么說:所有的合資競品,車機要比領克09好用的,一款都沒有。領克09的車機系統(tǒng)有很多“噱頭”,例如驍龍8155芯片、VR圖像式的菜單等等,這些就不多展開了??傊胭I這個價位中大型SUV又注重車機的,體驗過領克09以后大概率就不會再選別的車型。
智駕也不多說了,這本身也是沃爾沃的強項。
內飾……同樣貌似不必過多語言描述,大家看圖、看車更直觀。提一下領克09對豪華氛圍的營造:說不輸XC90可能有點過分,但卡叔個人的感覺確實是這樣的。至少,和上面說的一眾對手相比,坐在領克09的車內覺得最豪華,這應該沒啥爭議。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配置。這是領克的一貫玩法:通過“降維打擊”式的配置,來說服你“不得不出手”。
領克09的起價最終定格在26.59萬元。貴嗎?貌似不便宜,比全新漢蘭達的起價也就低了三千多元錢。
然而去看看配置。別說沒有丐版,領克09甚至沒有中配版——直接就是“次頂配”起步。
例如和“同源”的XC90比較,二者的入門款配置居然可以算是“各有千秋”——XC90可是沃爾沃的旗艦、七座版起價65萬+的車!“換個標打四折”……途銳可沒這待遇。
再與尺寸軸距基本相當的途昂(別較真第三排空間)比較??雌饋砥饍r領克09只低10%左右,但其實領克09的第二檔(Halo,28.59萬元),配置就已經超過37.20萬元的途昂380T頂配(09的優(yōu)勢項目包括:電動方向盤調節(jié)、方向盤記憶、主動降噪、面部識別、OTA、后排遮陽簾、內置行車記錄儀等,劣勢項目主要為后排座椅加熱)。綜合算下來,二者的價差不低于10萬元。即便考慮到途昂的終端優(yōu)惠,價差也依舊明顯。
當然,大多數買車人不這么算,而是算同樣花不到30萬,領克09要比途昂多多少配置。然后比較的結果……你懂的。
與漢蘭達相比的情況也大體類似。即領克09 28.59萬元的車款,配置已經可以超過頂配34.88萬元的漢蘭達。如果同為29萬左右,領克09會多出一大堆的、并且討人喜歡的配置。
除此之外,基于領克09基礎的夠“硬扛”,它還能給出競品們給不出的東西。例如它可以選裝空氣懸掛,直接就是豪華中大型SUV的待遇。
領克09的PHEV版本也不是“打醬油”的??粗热加桶尜F5萬,但它卻擁有比XC90 T8更強的性能和更長的純電續(xù)航里程。5.6秒的加速力,也讓它完全有能力和蔚小理(尤其是理想ONE)一拼。
例如33.59萬元的領克09 PHEV相比33.8萬元的理想ONE,后者確實有著更大的電池量、純電續(xù)航,以及更多的科技噱頭。然而前者有著T5的發(fā)動機、更快的加速和XC90的底子,并且在80公里純電續(xù)航、智能化等方面也不弱。之前堅定考慮理想ONE的人,看到這樣的領克09 PHEV,是不是也會開始猶豫了呢?
至此,你還覺得領克09貴嗎?
小結
說到這該說的似乎都說了。領克09憑借足夠“硬扛”的實例,成功實現挑戰(zhàn)自主品牌價格天花板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相信很多人心中仍有一個“靈魂拷問”:領克的一系列成功,都是基于沃爾沃背書而來,而這是其他自主品牌所沒有的。就如同前面說紅旗無法代表其他自主品牌一樣,領克是不是也存在類似問題呢?即:即便領克09挑戰(zhàn)成功,也不代表自主品牌整體的價格空間徹底打開?
這層因素不能說不存在,但卡叔個人感覺也不必“想太多”。品牌這個東西,更多是源于感性。例如大家覺得紅旗很高級,更多源于傳承而并非深入解剖紅旗的產品而來。同理,領克的成功有“沃爾沃背書”的成分,但也并非全部。例如歷史上,也有靠合資背書成長起來的自主品牌(如奔騰),但結果呢?甚至,還有N多合資品牌自己都混不下去了,不是嗎?反過來看領克,都有“背書”的情況下,領克也不是每款車型都成功(如02就效果不好)。
這些都說明,領克走到今天這一步,還是靠成功的產品研發(fā)、市場定位和品牌運營。領克給市場、消費者的印象,也是與WEY等品牌類似的“自主高端品牌”。既如此,領克09的挑戰(zhàn)成功,自然也可以視為自主品牌整體的挑戰(zhàn)成功。
事實上,類似的挑戰(zhàn)者也不只是領克09。例如裝備了3.0T+9AT的坦克500、配備了豐田混動系統(tǒng)的新一代傳祺GS8,它們無不都在向25萬甚至30萬這個價位段發(fā)起挑戰(zhàn)。無論我們是否考慮這類車型,但都期待它們的挑戰(zhàn)成功吧。這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可能要比拿到某個細分領域(如緊湊型SUV)的銷冠更有意義。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