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劃重點,上汽奧迪A7L已經開啟預售,59.97萬元是門檻,77.77萬元是天花板。
![]()
奧迪A7L的這波定價基本陳述了一個事實,活成A6L并不是其目標,排在老大哥A8之后才是真實想法。
至于實際價格比預售價還低2萬的全進口A7,可能壓根不是上汽奧迪瞄準的標桿。
那么,沒有繼承西裝暴徒基因的A7L,敢給出這么自信的要價,真的是吃透了中國高端消費者?
![]()
敢比全進口貴,還是有些底氣的
在這個價格公布之后,汽車圈內的吃瓜群眾自然是積極地對這款車的未來做了詳細的“安排”,當然,看低市場趨勢的那一方占到了大多數。
![]()
![]()
![]()
不過,上汽奧迪也不是傻子,敢給A7L立下這個定價還是有底氣的。
比如,相比于搭載2.0T發(fā)動機的A7,上汽A7L或標配3.0T V6引擎,并配備48V弱混系統(tǒng),百公里加速保持在5.6s,這在頂尖豪華產品領域還是相當具有吸引眼球的特質。
![]()
另外,5G/V2X技術,全新一代信息娛樂系統(tǒng)MIB3/Asterix以及領航系統(tǒng)增強版等都會出現在這臺開山之作上,奧迪的動態(tài)全輪轉向技術也沒有絲毫吝嗇,成為堆料的一部分。
種種配置的結合以及動力上的優(yōu)勢,應該是上汽奧迪敢給出這個價格的底氣。
![]()
底氣是有,可這定位就尷尬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此“底氣”,已經讓奧迪A7L的定位難免地向小眾那一方傾斜。
首先對相對年長的成功人士來說,價格并非考慮的主要因素,穩(wěn)定和排面才是,至于近兩年一再強調的運動感,也并非必要屬性。
所以,奧迪A8或者奔馳S級是這類消費群體的首選,仍然屬于新貴的A7L誘惑力并沒有那么凸顯。
![]()
其次,對于年輕的“小資”人士來講,性價比仍然是關鍵,畢竟部分用戶還需要金融分期策略的介入。
如此一來,較高的定價就成為Final Winner的攔路虎,性價比更高的車型在TA們面前更吃香,就比如打骨折的CT6和沃爾沃S90。
![]()
綜上兩個關鍵因素,奧迪A7L的小眾,應該是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事實了。
A7L是救命稻草?還不如靠一下新能源
想要靠奧迪A7L打下一片江山的夢基本已經破碎,上汽奧迪總經理賈鳴鏑也表示奧迪A7L的月銷量能保持在3000-5000臺就已經知足。
那么,上汽奧迪的未來,究竟在何方?
![]()
事實上,豪華D級轎車市場月均千臺銷量是比較合理的預期,上汽奧迪最終的增長點,在筆者看來或許會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新能源上。
根據此前上汽大眾MEB產品的規(guī)劃以及新車曝光信息,上汽奧迪Q5 e-tron已經登上新車申報名錄,Q4 e-tron純電轎跑落戶上汽奧迪問題也不大。
電氣化進程顯然不是以傳統(tǒng)車型見長的一汽奧迪可比的,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為其貢獻更多的銷量。
![]()
![]()
結束語:
不管怎么說,南北奧迪雙車戰(zhàn)略伴隨著A7L的正式量產和預售真切地落了地,不管定價對“鈔能力”提出了多高的要求,奧迪品牌在國內的整體實力在將來還是看漲的。這么看的話,要不要一塊跟著 “卷”就成為寶馬和奔馳需要面對的問題。不知道在A7L正式上市后,這兩個對手,會在本土工廠,拿出怎樣的車型作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