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shù)厍蛉硕荚跉g度情人節(jié)的時候,我們卻看到又一起悲?。号_灣旅游客車側(cè)翻,現(xiàn)已造成33人死亡,11人受傷......
![]()
客車作為我們中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相信絕大多數(shù)磚友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它?,F(xiàn)在的客車已經(jīng)變得非常舒適、快速,甚至不亞于一些小車,很多人也以為客車又大又重,在路上絕對足夠安全。但是,事實是這樣么?
![]()
盡管現(xiàn)在的客車技術愈發(fā)先進,也比原來的車安全性提升了不少。但大客車的一些設計特點,就決定了它在安全性方面就有著天生的“缺陷”。
1、刻意追求“高”,容易側(cè)翻
其實搜一下相關新聞就不難看出,大客車十次事故當中,有八次就是因為側(cè)翻。
![]()
為什么大巴車非常容易側(cè)翻呢?很簡單的一個原因:重心高。
對于大部分小轎車乃至SUV來說,整車的重量大多都集中在下半部分,而且車身高度都是會小于車身寬度,所以重心相對就低。而大客車,則要比轎車的車身高很多。
![]()
除了高之外,客車的車身高度也是大于車身寬度的,尤其是許多長途客車,往往寬度在2.5米左右,但高度卻在4米左右。所以單從車身結構上,就導致了客車的高重心。
![]()
同時,現(xiàn)代的高速客車,為了保證舒適性與載貨量,其底部都是很高的中空設計,一般只用來放行李。車身的上半部分才是載人,所以重量都比較集中在上半部分。從重量分配上看,它的重心也是非常高的。
![]()
(常見的大客車車身結構圖)
另外加上方方正正的設計,讓大客車的迎風面積又比較大。所以一旦轉(zhuǎn)彎的速度稍微過快,或者大風天氣時,大客車就很容易側(cè)翻——據(jù)悉臺灣的這起事故,警方就已經(jīng)表示,出事大巴涉嫌在限速40km/h的彎道超速到60km/h,最終發(fā)生側(cè)翻。
![]()
事實上,對于乘員眾多,又沒什么尊貴感的客車來說,根本不必要為了顯得豪華氣派,一味追求高!廠家應該想辦法把車造低,提高安全性才對!
![]()
2、追求美觀,忽略結構安全
不少人對于汽車安全性的看法都會有一些誤區(qū),比如越重越安全,鋼板越厚越安全之類。但實際上,看一臺車最基礎的安全保護,是要看車架結構?,F(xiàn)在的汽車車架,基本都是籠式結構。像一臺小車的話,其A柱、B柱、C柱這些主要的支撐結構都是相對非常粗壯的,所用的材料強度也都比較高,同時還有許多加強筋、加強橫梁布置其中。
![]()
而對于大客車來說,因為車身非常龐大,它既要保證足夠的車內(nèi)空間,又要把車窗做大一些保證美觀程度,還得控制成本,減輕車重。所以,大客車的這些“立柱”的粗細程度、密度跟強度,就往往被忽略了。
![]()
下圖是一款典型的美國藍鳥校車,不難看出它的車窗小,立柱都很密集,車頂?shù)某袎毫σ矔靡恍?/p>
![]()
正因為大客車的車頂比較脆弱,所以只要發(fā)生翻車事故,車頂就會像紙糊的一樣,不是被掀掉,就是被壓塌!根本無從保護乘客。
![]()
(臺灣側(cè)翻的老款沃爾沃大巴,車頂已完全壓塌)
3、安全配置不足
在歐洲等安全法規(guī)成熟的國家,像大客車這樣的車型都是標配ESP車身穩(wěn)定控制的。
![]()
但是對于國內(nèi)的大客車來講,大多數(shù)都不會具備這樣的安全配置。哪怕ABS剎車防抱死系統(tǒng)、ASR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這些,也都只會出現(xiàn)在一些高級大客車上。普通客車幾乎是零安全配置。
![]()
沒有了這些基本的安全配置,對于大客車有什么影響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更容易出現(xiàn)事故。前面說過大客車重心高,容易側(cè)翻,如果沒有ABS,ESP這些主動安全配置,車子失控的可能性更高。
![]()
當然,每次大客車事故或多或少都跟司機的安全意識有相關,比如超速,處置失當?shù)鹊?。同時,大量的乘員傷亡通常也跟乘客沒系安全帶有關。但磚叔還是要強調(diào):交通安全跟人的安全意識有關,也跟汽車本身的安全性關系重大。安全開車是司機的義務,安全乘車是乘客的責任,但造安全的車更是車廠的良心!
因此,當大客車事故造成大量傷亡的時候,客車制造者們能不能反思一下呢?不要把所以責任都推給司機和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