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觀察者網(wǎng)汽車頻道【官方號:引擎視線】
作者:張家棟
國內(nèi)頂流明星吳亦凡的“瓜”,終于隨著日前北京警方的刑事拘留暫告一段落。一邊倒的輿論風向,充分證明了網(wǎng)友對于明星人格崩塌的零容忍。
吳亦凡事件事發(fā)后,眾多商業(yè)品牌宣布終止了其品牌代言等一系列的商業(yè)合作。顯然,劣跡藝人對商業(yè)品牌的傷害同樣是不可容忍的。
然而,8月3日晚,一張微信截圖卻再次因為吳亦凡,將汽車營銷圈推向了輿論中心。
根據(jù)曝光的微信截圖顯示,在哪吒品牌中心管理群內(nèi),一位微信名為彭鋼的管理人員提議稱:“是不是要給吳亦凡一個機會,官宣請他做代言人,告訴大家還是要給他一個機會,壞人也需要機會。”并在隨后補充道“哪吒精神就是給所有人重新做人的機會。大不了,回頭官方道歉開除相關人員”。
![]()
這一挑戰(zhàn)法律與道德的底線的行為無疑觸怒了網(wǎng)友和輿論,而彭鋼也為自己的不當言行“付出了代價”。
就在截圖爆出當晚的23點19分,哪吒汽車官方發(fā)表聲明,稱哪吒汽車個別人員相關言論嚴重挑戰(zhàn)社會價值觀,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違背了公司原則和宗旨,決定立刻開除市場負責人彭鋼,群內(nèi)所有發(fā)表不當言論者一律開除。
![]()
此后,360公司也通過官微聲明,作為哪吒汽車的投資方,堅決要求開除該團隊。哪吒汽車CEO張勇則表示,“開除相關責任人及參與談論該言論的公關團隊。”
哪吒汽車的“吳亦凡事件”事實簡單清楚。只是,哪吒汽車的后續(xù)操作卻和聊天記錄中的劇本如出一轍,這便難免遭受到輿論和網(wǎng)友的質疑:哪吒汽車是不是正在將這個自認高明的蹭熱點策劃付諸實踐?
但這已經(jīng)不是重點,無論哪吒汽車是真表演還是真道歉,對于哪吒汽車而言,對其自身品牌的暴擊傷害已經(jīng)落地且不可逆轉:吳先生注定已經(jīng)成為哪吒汽車的終身代言人。
而相比較這樣一個餿主意,更可怕的是其竟然得到哪吒汽車品牌中心管理工作群中14人的廣泛認可,聊天信息中竟無一人發(fā)出反對的聲音。這已經(jīng)不是探討、頭腦風暴所能解釋,更說明哪吒品牌中心的工作人員價值觀全面跑偏。
“壞人也需要機會”、“哪吒精神就是給所有人重新做人的機會”。按照這個邏輯和選人的眼光,韓國“素媛案”罪犯趙斗淳大概更合適。
信息時代,企業(yè)借熱點話題營銷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與之相反,有些熱點則是蹭不得的。比如河南水災期間,網(wǎng)紅們直播“現(xiàn)場救援”添亂,結局只有被封號。
![]()
哪吒汽車自成立以來,一路上可謂磕磕絆絆。盡管有著眾多問題,但相對于那些已經(jīng)消失不見的造車新勢力小伙伴們,哪吒汽車依然還活著。雖然沒有在營銷上的經(jīng)典案例,但起碼沒有犯過不可原諒、不可補救的致命錯誤。
這一次,恐怕有些不同。不是所有的熱點都能蹭,因為有的熱點能夠增加熱度,而有的熱點能直接將自己烤糊。哪吒汽車通過一波“熱搜”確實提高了知名度,但也僅僅是知名度(知道一個名叫哪吒的汽車品牌),至于美譽度和好感度,只能是后果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