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僅次于比亞迪、位列港股第二的汽車公司,至今尚未銷售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恒大,這次快“跌媽不認”了。
![]()
7月16日,港股恒大汽車再次暴跌6.35%,報收19.9港元/股,總市值為1944億港元。
這已經(jīng)是恒大汽車連續(xù)五個交易日下跌,一周時間恒大汽車股價跌幅超過27%,較年內72.45港元/股的高點,跌幅超過70%。
彼時,恒大汽車市值一度逼近6000億港元,現(xiàn)如今恒大汽車市值跌破2000億港元。短短半年時間,恒大汽車發(fā)生了些啥?
“跌跌不休”的汽車股
從2020年6月份開始,彼時股價僅在6港元/股的恒大汽車暴漲,從6.1港元/股漲至2021年2月18日的72.46港元/股,漲幅超過1000%。
以至于引來網(wǎng)友的調侃,“萬事俱備,恒大汽車只差車了”。連一輛車都沒有造出來的恒大汽車,市值卻在港股中位列汽車行業(yè)第二,應了那句“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至此之后,恒大汽車的股價開始掉頭向下,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境地。4月19日的上海車展上,恒大汽車一口氣將9款恒馳車型擺上了展臺,首次將實車近距離展示給公眾。但當日股價也十分不給面子,仍然下跌了1.3%,次日繼續(xù)下跌12.97%。
5月12日,恒大汽車首次對外公布專利信息,共申請專利3012件,其中已獲得授權專利1355件,這些專利涵蓋純電動底盤構架、懸架系統(tǒng)、轉向控制、制動控制。然而,利好消息仍然無法挽回恒大汽車的“跌勢”,次日股價繼續(xù)下跌了7.53%。
![]()
6月6日,恒大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在上海松江研制基地舉行了恒馳5款汽車夏季標定測試啟動儀式。次日,恒大汽車繼續(xù)出現(xiàn)3.66%的跌幅。股價的連續(xù)下跌,令恒大的汽車業(yè)務不被看好。
類似遭遇的不止恒大一家,還包括最近在港雙重上市的小鵬汽車。今年以來,小鵬汽車的股價大幅下跌,以至于不得不開辟資本市場融資新渠道。
不過,新能源汽車股價的普遍下跌,或許只是回歸到正常水平。
市值為何那么容易上去?
談到市值,有一個詞是繞不開的,即市盈率,也稱“本益比”,是指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或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
其優(yōu)點在于,簡單明了地告訴投資者在假定公司利潤不變的情況下,以交易價格買入,投資股票靠利潤回報需要多少年的時間回本。
![]()
但是,它很容易被人為操作。比如說,市盈率為50倍的公司,利潤是1個億,那么其市值就是50個億。
如何被人為操作呢?舉個例子:現(xiàn)在的大老板,也就是大股東,持有股份達到80%?,F(xiàn)在大股東拿出1個億給到公司,虛增了1個億,那這樣公司利潤就有2個億,對應的市值就達到了100億。由于大股東控制的股票是80%,現(xiàn)在他持有的市值部分從40個億,飆升到了80個億。
大股東只拿出1個億,但是其個人市值增長卻達到了40個億。這個杠桿厲害了吧?
只要大股東稍微減持一部分套現(xiàn),再扔一點進去,公司市值又會水漲船高。這就不難解釋恒大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市值為何可以那么高了。
當然,恒大汽車市值的高有多重原因的,比如新能源汽車風口等,但因為股權整體集中于大股東手中,其市值也是很容易被“做上去”的。
小圈子內的融資
理解了恒大汽車的股價暴漲,也就不難理解它的股價暴跌了。
今年1月,恒大汽車宣布將定增9.52億新股,共引資260億港元。這不僅是新能源車企截至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之一,而且投資人自愿鎖定12個月。
![]()
“恒大汽車此次引入了包括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中州集團董事長黃光苗等5家戰(zhàn)略投資者,其中有不少許家印在地產界的老友。”
這是當時對股權融資的描述。表面上看起來,這次融資,都是大股東的多年好友,對大股東可謂是知根知底。但是,這也恰恰說明了問題所在——融資的某種不透明性。
舉個例子來說, 比如武大郎賣一款網(wǎng)紅燒餅,一開始叫價10元一個,但是武大郎自帶光環(huán),有人愿意以20元買下。
武大郎還嫌賺得不夠,于是找來“黃?!迸抨牐谑且粋€燒餅就在不同的人之間流轉,眼看著價格就突破100元一個了。
但是,燒餅還是那個燒餅,只不過是一個小圈子玩家,關起門來玩的一個游戲而已。
恒大汽車的股票也是同一個道理,大部分股票都集中在大股東恒大和機構投資者手里,日常流通交易的股票很少。只需要少量資金注入,就能推動股價上漲。缺乏實際支撐的股價,當然來得快也去得快。
對很多下場造車的科技企業(yè)來說,或多或少都被新能源汽車的“高收益”“高波動”所吸引。它們的如意算盤是:以造車概念來提升股價,然后從溢價中分出一部分再去造車,如此的“空手套白狼”,還能賺個盆滿缽滿的。
汽車制造是一場“持久戰(zhàn)”,2000億元的投入遠遠不夠,而以“速勝論”見長的房企顯然不適應新的戰(zhàn)場。加上房企在“三道紅線”監(jiān)管下,降杠桿壓力大,誰向誰輸血都不一定。
許家印真的很忙,一邊每年還著1500億元的債務,一邊每年還燒著錢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