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豪車是大多數(shù)消費者不敢“肖想”的存在。畢竟在以前,它們的價格基本上是高高在上,再加之當時國民整體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掛著豪車車標的車主似乎都一致被大家認定為有錢人。不過經(jīng)過汽車多年的發(fā)展之后,大街上能看到的豪車越來越多,而這里面不乏有許多豪華低端車,BBA絕對稱得上是“重災(zāi)區(qū)”。
![]()
20多萬買豪車,“人傻錢多”?
毫無疑問,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豪車開始向更低一級別的市場爭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畢竟人家也要“恰飯”啊。就以BBA來舉例,它們就依靠著更低廉的價格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比如說奔馳A級,其售價區(qū)間為21.18-29.98萬元,而這個價格區(qū)間已經(jīng)和B級車的不少頂配車型相交。與此同時,這些入門級豪車還有著不同程度的優(yōu)惠,在重慶地區(qū),奔馳A級最低的購車總價低至18.85萬元,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對豪車有需求的人。
![]()
用20多萬元就能買到諸如BBA這樣的豪車,這個噱頭確實讓不少人都動了心。然而時間久了之后,大眾關(guān)于“20多萬的豪車到底是不是智商稅”有了分歧。
一方面來講,買個入門級豪車意味著在配置上或者空間上都沒有那么好的體驗,而不少人就認為有這個錢還不如買一個好一點的B級車,說白了就是覺得會吃虧,省得花冤枉錢。而且,豪車的維修費用也不低,用網(wǎng)友的話來講就是“買得起養(yǎng)不起”,即便它是入門級車型,但誰叫別人的級別就在那里呢?
![]()
而另一方面來講,買入門級豪車的人也會被不少人嘲笑,畢竟一個豪華品牌里價格卻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車型多的是,也就造成了所謂的“鄙視鏈”,而在豪車之中,入門級車型肯定就是“鄙視鏈”中最底層的那一個。再加上買入門級豪車的人也只能在不懂車的人面前掙面子,而這對于真正懂車的人而言或許就是“打腫臉稱胖子”了。
別把三六九等看得太重
那20多萬就能買的BBA,真的就是交的智商稅嗎?
事實上,這其實還是取決于每個人價值觀,就好比大家經(jīng)常用來做得比喻,你是寧愿做雞頭還是寧愿做鳳尾?這個選擇,相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
![]()
再回歸到買車這件事身上,大家也是各有各的追求。你說買入門級豪車的人真的不知道車輛配置的縮水嗎?我相信很多人多少都還是有些了解的,但既然人家都選擇買豪車了,那對于這一部分人而言,空間和配置肯定也不是他們最關(guān)注的因素,產(chǎn)品、品牌附加值、服務(wù)等等或許才是別人想要的體驗。而且作為豪車而言,就算配置縮水了,它的駕乘體驗也并不是像網(wǎng)上說的那樣一無是處。
而那些寧愿買更好的B級車也不愿意買豪華A級車的人,人家或許就是對空間以及配置的需求就是很強烈,不過配置上去了,也意味著他對于品牌附加值的舍棄,而在不少人看來普通合資車就是比不了BBA的那塊標。
![]()
所以總結(jié)來講,買車其實還是看個人喜好,畢竟就算是愿意買合資車的人,你讓他們拿20萬去買豪車也未必落得了地,而嘲笑這是交智商稅的人也只是一份人的購車概念,“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也大有人在。此外,如今懂車的人也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多,看車只看車標不看車型的人也多得去了,所以說買一臺20多萬元的豪車,也沒啥好嘲的。
小編語
其實對于20多萬買豪車這件事,筆者覺得還是各有各的愛好和需求。也不能說20萬買的這些豪車就有多好,但你也不能說別人不買合資車就是很傻,對于很多人而言這個車標就是夠面子。所以說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別人說什么其實也沒那么重要。畢竟車這種東西,可以是交通工具,可以是舒適工具,當然也可以是“炫耀”工具。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