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的卡羅拉和廣汽豐田的雷凌一直是A級車市場銷量前十的???,但豐田似乎并不滿足于只靠這兩款車占領A級車市場,為了更高的銷量目標與市占率,豐田今年在國內(nèi)推出了亞洲獅和凌尚兩款A+級轎車,相較卡羅拉和雷凌而言,它們的車身尺寸更大,產(chǎn)品力更強。
很多人都很好奇,亞洲獅和凌尚有何異同,競爭力又如何?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番。
![]()
架構相同,核心部件一致
作為豐田雙車戰(zhàn)略下的結晶,亞洲獅與凌尚的關系,就像是卡羅拉與雷凌的關系一樣,互為姊妹車。它們都基于豐田TNGA架構打造,軸距均為2750mm,核心部件也一致,像動力總成采用的是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CVT,懸架部分,搭載的都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E形多連桿式獨立懸掛。
![]()
外觀:設計語言相似,亞洲獅較有新意
接下來我們看看兩者的不同之處在哪里。首先是外觀部分,它們的設計語言其實是相通的,但在細節(jié)上有些不同。
前臉部分,凌尚延續(xù)了雷凌的設計風格,分體式的進氣格柵配上鷹眼立體大燈,讓整個前臉看起來十分年輕和運動,而亞洲獅前臉設計則是在卡羅拉的基礎上,融入了亞洲龍的設計元素,比如說它采用了類似亞洲龍的大尺寸進氣格柵,寬大的鍍鉻飾條以及雙“L”型大燈,整體設計更為“貴氣”。
![]()
側面部分,兩車并沒有使用當下流行的溜背設計,延續(xù)了較為傳統(tǒng)三廂車型設計手法,但由于亞洲獅的車身長度相比凌尚長了25mm,因此它看起來更為修長緊致,氣場也更強一些。
![]()
尾部方面,凌尚和雷凌并沒有多少差異,但凌尚視覺效果更為低趴,兩側尾燈用黑色飾條連成一體,進一步拉伸視覺寬度,但整體看起來實在是有點老氣。
亞洲獅的尾燈設計相較卡羅拉而言更有看頭,其在尾燈中央加入了一條紅色裝飾板,可惜在晚上并沒有辦法點亮,裝飾板上印有ALLION英文名,整體觀感還是以簡潔大方為主,是大多數(shù)消費者能接受的造型。
![]()
內(nèi)飾:設計布局基本一致
相比起外觀的差異,凌尚和亞洲獅的內(nèi)飾設計基本一致,依舊是豐田追求的居家風格。具體來看,它們采用了三幅式方向盤,懸浮式智能中控大屏,高配車型還帶有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由于價格的提升,兩車在中控臺、門板等位置加入了更多軟性材質(zhì)替換硬塑料,并且使用了不同顏色混合搭配,內(nèi)飾質(zhì)感進一步提升。
![]()
配置:凌尚配置相對更高
配置部分的較量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我們以凌尚尊貴版(15.88萬元)和亞洲獅尊享版(16.18萬元)這兩款走量車型為例,兩車指導價雖然差了3000元,但都擁有了7安全氣囊、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主動剎車、倒車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等配置,安全性是做得比較到位的,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了凌尚的性價比更高,畢竟它便宜了3000元。
![]()
這還不止,凌尚還配備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17英寸鋁合金輪轂、真皮方向盤,而亞洲獅僅是4.2英寸儀表盤(非液晶)、16英寸鋁合金輪轂、塑料方向盤,顯得有些不夠厚道。
![]()
寫在最后
綜合來說,凌尚車型數(shù)量較少,只提供了兩個版本,配置水平都比較高;而亞洲獅提供了更多車型,選擇范圍更廣。若預算在16萬左右,個人建議凌尚更為適宜,其性價比更高。
目前兩款車都剛上市不久,價格堅挺,若要入手的話,等稍微有些終端優(yōu)惠再下手,或許更加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