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組號稱是寶馬純電動車i4的諜照被外媒曝出,但是普遍表示了疑問,之前寶馬明確表示,寶馬的i Vision Dynamics概念車將作為i4來量產(chǎn),可是這臺被稱為i4諜照的車型,雖然進行了高密度偽裝,但是和那臺概念車差別實在有點大。
其實概念車主要的作用還是展示為主,i Vision Dynamics概念車在2017年亮相,當時曾傳出這臺車的量產(chǎn)版叫i5,到去年寶馬的高管接受中文媒體采訪時表示,這臺車將作為i4在德國生產(chǎn),i Vision Dynamics概念車的續(xù)航里程有600公里,最大車速超過200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4秒,這臺車區(qū)別于用來通勤的i3以及用來炫耀的i8,采用了四門轎車的設計。
其實,在ABB里,最早賣電動車的就是寶馬了,i3曾經(jīng)轟動一時,不知道您開過沒有?前年共享汽車正火的時候,有些還曾經(jīng)把它作為共享汽車來使用,估計現(xiàn)在也見不著了,我一個朋友花了20多萬買了一輛一手的i3,個人覺得這個價格還是比較合適的,上市的時候這車可是50萬左右。
為什么說20多萬合適?這車的內(nèi)飾極其簡單,空間上說兩排都多,咱們引入一個皮卡的說法叫“一排半”,因為后排空間太小了,后邊適合坐孩子和偏瘦小的女生,門是對開門設計,但是你要開后門必須得先開前門。車開起來怎么樣呢?提速還是挺快的,而且你明顯能感覺到有推背感,但是當你感受到有推背感的時候,電機的聲音你也能清楚的聽見。要是駕駛技術(shù)好的,剎車基本就不用踩了,因為你一旦松油門速度立馬掉下來,據(jù)說這叫動能回收。
所以,就這么一個駕乘體驗再配一個寶馬的牌子,也就是20多萬吧。如今您再提到奧迪、奔馳和寶馬這三家的電動車,奧迪的e-tron,奔馳的EQ您可能都清楚,寶馬就再沒有新品了。我們曾經(jīng)說一個細節(jié),寶馬的電動車為什么在有了先發(fā)優(yōu)勢后就斷檔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開發(fā)寶馬i系列的負責人離職創(chuàng)業(yè)了,不光一個人走,團隊也走了,連鍋端,現(xiàn)在他們是著名的造車新勢力拜騰。
另外,寶馬在電動化上也是欠規(guī)劃,先發(fā)優(yōu)勢盡失。在國內(nèi),為了應付雙積分政策,寶馬推出了個各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我有個朋友體驗了5系的插電式混動車型,吐槽了半天,純電跑不了多遠,汽油開起來極肉,可不是么?兩套動力系統(tǒng),再節(jié)省成本配個低功率的發(fā)動機。所以,在電動化的競爭方面,寶馬是要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了,再不拿出點新東西,可能就要被別家甩出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