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有車試駕】秦PLUS EV的官方指導價是12.98-16.68萬元,覆蓋了絕大多數(shù)合資緊湊型轎車的售價區(qū)間,第一眼看上去貌似有些貴,但考慮到這是一輛電動車,技術上的印象分就比傳統(tǒng)燃油車要高,而且免搖號上綠牌,應該能在一二線城市中有所作為。
![]()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秦PLUS EV的NEDC續(xù)航高達600km,實測續(xù)航也有558.4km,即便不算上最后20%的安全續(xù)航里程,實際的實用里程也有400大幾公里,與一般的燃油家用車續(xù)航是差不多的,除網(wǎng)約車之外,四舍五入也適合一般的家庭購日常出行。
![]()
這車很平順
開慣了燃油車的人,就算是第一次開秦PLUS EV也不會有太多的適應難度。這款車的加速踏板調校不會像前幾年的電車那樣,前半段做得很竄,而且極其不線性(當時許多電車都是這樣),另外就是動能回收,秦PLUS EV的動能回收在你松開制動踏板的那一瞬間介入平順,只要不是以作死的節(jié)奏開車,基本上不會感到頭暈。
![]()
事實上,只要你的右腳輕柔,秦PLUS EV是一輛開起來很輕松的好車,整車的平順性表現(xiàn)很不錯,另外它還有著電動車天生的動力靜謐性,而且在100km/h以內,整車對于環(huán)境噪音和路噪的隔絕在同級車中算是中上的水準。
![]()
另外,秦PLUS EV的底盤還是有那么一些厚實感的,懸掛調校很軟,處理一些路面接縫以及井蓋的顛簸還算蠻合理,過濾得比較干凈,猜測是比亞迪當家的刀片電池布局在車輛底盤下方,壓低了重心。
![]()
轉向手感有兩級可調,即使在運動模式之下感覺還是很輕,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它的隨速增益特性保證了高速下的穩(wěn)定性,而且初步的指向性也很ok,一點不拖泥帶水。但是如果激烈駕駛的話,轉向的回饋還是顯得電子味較濃。
![]()
表面功夫到位
駕控這一塊是過關了,剩下的就是自主品牌最擅長的門面功夫營造。秦PLUS EV在這一部分顯然是花了一些心思。與漢EV類似的封閉式中網(wǎng)一眼就能把燃油版以及DM-i車型區(qū)分開來,以體現(xiàn)出純電車的優(yōu)越感。
![]()
另外,比亞迪這套最新的設計語言還是頗具辨識度的,畢竟有了旗艦車型比亞迪漢EV的標榜作用,沿用該設計語言的秦PLUS EV自然也離不開大哥的影子,甚至很多網(wǎng)友都稱呼它為“小漢EV”。
![]()
![]()
相比起比老一輩比亞迪車型的內飾設計,這套最新的內飾設計可以說進取了不少,罕見地用上了拼色設計,大面積亮面鋼琴烤漆設計從視覺上提升了高級感,不過也需要注意會容易粘指紋。
![]()
![]()
秦PLUS系列的液晶儀表可能是它最招黑的配置,屏幕尺寸確實較小,畢竟在大家的印象里面,比亞迪的車型都是屏幕大還能旋轉。不過有一說一,作為同級中最具性價比的車型之一,在某些地方摳一下成本也無可厚非。
![]()
空間方面,秦PLUS EV的縱向和橫向乘坐空間表現(xiàn)很得體,但可能受制于電子組的布局,車輛地臺較高,頭部空間的表現(xiàn)會稍顯局促。得益于2718mm的軸距,秦PLUS EV的后排腿部空間充足,后排座椅的填充物很厚實,用料足。唯獨是座墊高度稍低一些,腿部支撐有待提升。
![]()
![]()
限牌城市高性價比代步車
如果你問我,秦PLUS EV的市場潛力如何,我個人覺得它最大的競爭對手竟是自家的秦PLUS DM-i,同樣是直上綠牌的新能源車,秦PLUS DM-i的續(xù)航能力更具優(yōu)勢,價格也更低。不過秦PLUS EV有著更高級的底盤質感,更低的使用成本,如果出行半徑以市內通勤為主,秦PLUS EV能夠妥妥用上兩周,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純電家轎。
![]()
1、動力輸出平順
2、動能回收體驗較好
3、NVH較為出色
![]()
1、地臺較高,車廂高度不足
2、小屏幕儀表不可避免被調侃
加入秦PLUS車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