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環(huán)保理念的深入以及近期國內油價的“九連漲”,大家又開始特別關心油耗了,而現在很多的車上都有“ECO”模式,俗稱經濟模式或節(jié)能模式,那么ECO模式到底能不能省油?省油效果如何,有什么缺點呢?
![]()
再說ECO模式能不能省油前,先聊聊ECO模式的原理,雖然各家ECO模式設置調校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通過改變電腦程序來影響車輛的駕駛特性,主要包括調節(jié)節(jié)氣門的開度,在相同的油門踏板深度下,ECO模式下節(jié)氣門開度更小,給駕駛者的感覺就是油門變得不靈敏了,加速變“肉”了。
![]()
另外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也會改變,用更加積極的升擋讓發(fā)動機盡量在較低的轉速下運行,某車之家曾經做過一個測試,兩臺日產中型轎車,一臺開ECO,一臺不開,分別測試60到80km/h的加速時間,結果開了ECO模式的車型變速箱的降檔速度慢了0.1秒以上。除此之外,有的車型還會降低車內空調的輸出功率來達到省油的目的。
![]()
那么ECO模式的實際省油效果如何呢?目前普遍的反饋是相比普通模式能省3-10%的燃油。對此在《經濟駕駛模式對于車輛排放及油耗結果影響》的論文中,作者對于同一輛車在市區(qū)運轉循環(huán)和市郊運轉循環(huán)中用ECO和普通模式駕駛,前者平均時速19km/h,后者平均時速62.6km/h,最終結果顯示ECO駕駛模式在綜合油耗、城市油耗、市郊油耗的平均值較普通駕駛模式分別下降了4.39%、4.67%、 4.14%。另外在高速上,某車之家嚴謹地做了實驗,在120km/h的高速下,ECO模式與普通模式相比只省了0.06升油每百公里??傮w來看,ECO模式確實能省油,但效果并不算明顯。
這些情況下ECO模式更費油
雖然大部分情況下,ECO模式都能起到一定省油效果,但也有很多車友反應開了ECO模式后,油耗反而增加了,本來平時百公里就燒5.5個油,開了ECO模式后反而飆升到了7個。
對于不同排量不同動力的車型來說,ECO模式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一臺5.0L V8的Mustang,只需要發(fā)揮30%的馬力就能滿足日常的駕駛了,這個時候用ECO模式封印一部分動力確實可以起到省油的效果。
![]()
而如果本身就是一臺1.5L自吸的發(fā)動機,還要去拉一臺個頭不小的SUV,這個時候再開個ECO模式,油門預計會一直處于較大的力度,這樣實際上的油耗反而會更高。
上面說到ECO模式省油的思路主要是“慢給油,快升檔”,這背后實際上犧牲了車輛的動力的,如果遇到駕駛風格比較激進的司機,或者需要急加速超車時,ECO模式比較“肉”的動力表現就會讓車主下意識的猛踩油門,這樣反而會增加油耗。打個比方就好像本來你準備喝一超大杯的咖啡,但現在只提供小杯的,你一下子喝了3杯,加起來容量反而超過了那個超大杯的。
![]()
除了上面兩種情況,在車輛載著很多乘客以及較重的物品、上坡等高負荷情況下,ECO模式就不推薦開啟了。
很多自媒體和老司機經常說經常開ECO模式會增加發(fā)動機積碳,理由是發(fā)動機長期在低轉速的工況下,燃燒不充分會導致積碳加重。
![]()
但這個問題并非這么簡單,ECO模式并不代表發(fā)動機一直處于低轉速,而主要通過降低油門的靈敏度,改變升檔邏輯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相應的減少噴油量,不會出現因轉速上升變慢而造成噴油量過多的燃燒不充分。而且這個低轉速只是相對概念,產生積碳更多是在發(fā)動機長期怠速、長期在市場堵車時產生。
同時目前還沒看到有關于ECO模式會導致發(fā)動機積碳的實測報告或論文,發(fā)動機會不會有積碳主要看自己的駕駛習慣和保養(yǎng)情況。
總體來說ECO模式是一種適合部分路況下的節(jié)油模式,比如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能不能省油要看廠家的算法和調校,也要結合實際路況和駕駛習慣,對于喜歡激烈駕駛、發(fā)動機負荷較大的情況反而會更費油,同時會犧牲一定的駕駛體驗。最后省不省油,主要看自己的駕駛習慣,雖然現在的ECU電腦已經非常先進和精確,但自動擋還是沒有老司機手里的手動擋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