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yè)產品,汽車的制造成本越低,毛利率通常就會越高。所以即使是幾塊錢的成本,汽車廠家也都會不遺余力地去“簡配”。但今天要登場的這11臺車,卻偏要劍走偏鋒,在一些地方采用“設計過?!钡姆桨?,導致成本明顯超過了行業(yè)平均標準!那這些多花出去的錢,最終又有沒有帶來“可感知”的提升呢?過剩的設計又是否值得消費者買賬呢?
提到標致508,肯定有朋友以為我要說它的外觀或內飾的設計是過剩的,可實際上我要說的卻是它那套獨樹一幟,且明顯越級的后懸架系統(tǒng)!
在合資B級車這個級別,大家普遍會在后懸上使用被稱為“筷子懸掛”的多連桿懸架,但標致508卻并不滿足于此,于是它便直接使用了一套擁有大概45°主銷外傾角的后懸架系統(tǒng)!憑借著如此大的主銷外傾角,508的車尾循跡性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此外,這套后懸架還使用了由鋁合金焊接而成的副車架。這樣一來,既提升了副車架的剛性,同時也讓它的簧下質量直接降低了15.1kg,大幅提升了操控感受和后輪運動時的貼地性。當然, 這也直接導致508后懸架的造價比行業(yè)平均至少貴了1倍!
雖然國產508L相比海外版本取消了無框車門以及掀背式的后備箱設計,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至少從結構上看,三廂的車身結構就是比掀背結構擁有更好的車身剛性。此外,相比歐洲版本來說,國內508L的起售價還低了足足9萬元人民幣,將售價保持在了16-22.5萬的合理區(qū)間。不得不承認,對于這個價位的B級車而言,508L的操控性明顯是設計過度的!
MX-5之所以能在全球收獲無數擁躉,除了價格親民外,其實跟“設計過度”也脫不了干系。而MX-5的過度,則體現在了對于車身重量的過度苛刻。給大家提供一組數字,30年前的初代MX-5重量為960kg,而誕生于2015年的第四代MX-5(ND)重量為959kg,竟然比初代車型還輕了1kg!這你受得了嗎?!可以說,在汽車碰撞要求日益嚴苛的今天,MX-5能“自律”到這種程度是十分恐怖的!
為了能夠達成與初代車型近似的重量,馬自達在打造第四代MX-5時,竟然直接使用了“克”作為重量單位,力求在不影響舒適、駕駛以及安全的前提下,將重量削減到最輕。為此,第四代MX-5不僅使用了中空的防傾桿、更加纖薄的后視鏡塑料外殼,甚至就連剎車、油門的踏板都進行了打孔偷輕!
而在一些無法偷輕的地方,比如發(fā)動機蓋以及懸架擺臂,第四代MX-5則直接使用鋁材來替換掉原有的鋼材??蓪τ谄珗?zhí)的馬自達來說,進行到這一步自然不會滿足,于是他們又使出了公路自行車的減重辦法,將車上的螺絲統(tǒng)統(tǒng)替換成了鋁制,貫徹了以克為單位的減重信條。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馬自達這幫“固執(zhí)”且偉大的工程師,在第四代MX-5售價沒有大范圍波動的情況下,竟然將整車重量減得比初代車型還輕了1kg!
上世紀80年代末,為了能殺入美國豪華車市場,豐田推出了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并喊出了“不斷追求完美”的口號。不過,對于當時購車觀念已經十分成熟的美國市場來說,光口號喊得響是沒用的。所以為了能一舉實現對歐美豪華品牌的逆襲,豐田內部決定研發(fā)一款大型豪華轎車來扮演“當頭炮”的角色,它就是第一代的雷克薩斯LS400。
作為雷克薩斯品牌的第一臺車,豐田為初代LS投入了太多心血!其中光人員配置就達到了24個團隊,共1400人!同時為了驗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和靜謐性,團隊還制造了共450輛原型車以及900臺原型發(fā)動機進行反復檢驗!當所有的一切都敲定后,豐田又讓LS400進行了270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測試,場景從極冷的北歐到極熱的阿拉伯沙漠均有涉及。這么一整套測試下來,初代LS400的開發(fā)周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7年之久,花費也達到了夸張的20億美金!
在如此苛刻的設計檢驗后,于1989年上市的雷克薩斯LS400也不負眾望,擁有了超過當時所有豪華車的性能表現。要說最夸張的,就當屬LS400在100km/h行駛時,能將車內噪音控制在58分貝的恐怖隔音能力了!要知道,于30年后才上市的上代奔馳S級也不過就是這個水平。
在擁有碾壓級的產品優(yōu)勢后,豐田還為雷克薩斯LS400拍攝了無比經典的香檳塔宣傳廣告。在廣告中,5層的香檳塔被疊放在了LS400的發(fā)動機蓋上,而此時LS400的后輪卻正在以240km/h的時速在臺架上狂奔著!穩(wěn)如泰山的香檳塔,直接將車輛無與倫比的NVH性能展現在了大家面前。隨后,憑借著出色的廣告宣傳效果,以及過硬的產品力,“設計過度”的LS400一舉成為了90年代初期最成功的大型豪華轎車,同時也幫雷克薩斯一舉打響了“匠人精神”的招牌!
由于凱迪拉克在最近20年沒能跟上“BBA”的步伐,因此只好使出了“以上打下”的錯位競爭戰(zhàn)略,試圖換取市場份額。而在這個戰(zhàn)略下誕生的第一款車就是凱迪拉克CT6。也許是第一次生產“差異化”車型的關系,沒摟住火候的CT6,竟然全身上下都出現了“設計過度”的現象。
作為對標奔馳E級和寶馬5系的車型,CT6在擁有更大車身尺寸的情況下,依然在打造車身框架時使用了64%左右的鋁合金材質。
除此之外,CT6還使用了全鋁合金的前后副車架和懸架控制臂,其中后副車架更是沿襲了寶馬7系的X型設計,對增加車尾的穩(wěn)定性有很大幫助。同時,常用于運動型車上剛性更好的一體式塔頂也出現在了CT6身上。
可想而知,如此大范圍使用鋁合金配件,勢必會拉高整車的制造成本。但即使這樣,CT6的入門售價依舊比奔馳E級和寶馬5系要便宜,更不用提它現在還有8萬元左右的巨幅優(yōu)惠,30萬出頭就能落地了!不過,由于CT6的銷量實在慘淡,所以未來大概率也不會再有后繼車型了......
從上市至今,蔚來ES8的風波一直不斷,并且高昂的售價更是讓很多人直呼蔚來良心,從來不坑窮人。但如果你能拆開ES8的外皮,看見它的內部構造,那我相信你的腦海里肯定會蹦出四個字:用料豪華!
作為國內首臺豪華電動SUV,蔚來ES8在車身結構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為了能最大程度降低車身質量,并增強車輛的抗扭剛性,蔚來竟然直接在底盤縱梁上使用了硬度超高的7系航空鋁材。而這個“設計過度”的7系航空鋁材,也讓蔚來ES8的底盤,在帶電池情況下的抗扭剛性直接達到了驚人的44900Nm/°。要知道的是,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Y帶電池的抗扭剛性也不過才20000Nm/°,而行業(yè)極其優(yōu)秀的標準也不過36000Nm/°。如此來看,對于售價40多萬元的ES8來說,光底盤就已經占據了不少成本。也難怪李斌在評論特斯拉頻頻降價的時候會說,特斯拉是福特、大眾,它降價是只值這么多,而蔚來是絕對的豪華品牌。
此外,雖然目前蔚來的“換電”技術還不那么常用,但未來這種補能方式無疑能為電動車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而這項技術的研發(fā)成本也是相當高的。這時再加上“設計過度”的蔚來Fellow(服務顧問)所產生的持續(xù)人工成本,核算下來ES8的40多萬售價可能真就像李斌說的那樣:真的掙不了多少錢!
如果用一臺純電動車的標準來評價寶馬i3的話,無論是誕生之初的185公里續(xù)航里程,還是最新版本的340公里續(xù)航里程,它都稱不上是一臺好的電動車??扇绻麖墓I(yè)產品的角度來審視寶馬i3的話,那這臺車絕對稱得上是性價比超高的產物。原因就是它在30萬售價的基礎上,竟然帶給了消費者一套全鋁合金底盤,以及只有在超跑上才能見到的碳纖維一體座艙!
其中,鋁材憑借著更加輕盈的重量和更高的屈服強度,可以顯著提高車輛行駛時的一體性??蓪汃R在設計i3的時候,顯然并不滿足于鋁合金底盤所帶來的剛性提升,于是它又使用了碳纖維這種最硬的車用材料,來為寶馬i3專門打造包括車頂在內的整個座艙。
對于汽車來說,碳纖維是一種相當昂貴的材料,以至于它在寶馬7系這樣的旗艦轎車身上都只會出現在A柱、車頂橫梁以及中央通道等關鍵部位上。所以能為售價30萬元的寶馬i3提供整個碳纖維座艙,絕對算是一件“設計過度”的事情了。當然,碳纖維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寶馬i3的車身剛性不僅甩了同價位車型幾條街,同時行駛質感更是“整”的像是一臺100萬的車!只可惜,寶馬i3目前已經宣告停產,最便宜的碳纖維車型將永遠離我們而去!
有著“虎頭奔”之稱的W140,是無數車迷心中最經典的奔馳S級。而W140之所以能成為傳世經典,除了在那個年代無人能出其右的霸氣造型外,它那“設計過度”的豪華感更是把90年代頂級豪車的天花板推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至今說起W140,車迷也會給出它“最后一代設計過度奔馳S級”的評價。
其實,W140之所以會在豪華這件事上“設計過度”,根本原因還是被老對手寶馬給逼出來的。故事是這樣的,早在1981年,奔馳就開始了W140的研發(fā),并打算于8年后,也就是1989年9月上市銷售。然而在1986年,也就是W140預計上市的3年前,作為主要競爭對手的寶馬,竟然在發(fā)布全新一代7系的時候,搞出了德國第一臺民用的V12引擎。這直接讓當時最大只有V8發(fā)動機的奔馳慌了神......為了不輸掉品牌和客戶尊嚴,奔馳決定從頭開發(fā)一臺V12引擎,并通過修改機艙的大小,將V12引擎裝進W140里。
令奔馳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光設計新的V12發(fā)動機和修改機艙大小就耗費了整整18個月,這也直接讓W140的上市時間從1989年9月被推遲到了1991年的4月。更夸張的是,這個臨時的改動,將W140的總研發(fā)費用推至了10億美金,遠遠超過了最初定下的預算。最終,這筆成本也不可避免地轉嫁到了消費者的頭上,W140的售價直接比上代車型貴出了四分之一!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