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輛奧迪quattro車型,一大片凍得杠瓷實的冰面,配上釘胎,怎么整?盤它!
共計 3653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10 分鐘
冬季,是奧迪quattro大顯身手的時候,無論是下雨還是下雪,甚至是冰面,奧迪的全時四驅系統(tǒng)都能從容應對。在長春星星哨水庫冰凍的水面上,無論是奧迪什么車型,只要是配備了quattro全時四驅,都能能讓你肆無忌憚地漂移,這就是2019奧迪冰雪嘉年華!
星星哨水庫,一個很俏皮的名字,“星星”為滿語“榛子”之意。而民間傳說,從前這里曾有隕石降落,又是岔路河渡河的哨口,故名星星哨。水庫集水面積達到了845平方千米,有足夠的地方耍。
今年這里的降雪少,所以冰面上幾乎沒有積雪,與雪地路面相比,附著力極低。我在活動中駕駛的是奧迪A4L 45 TFSI quattro,功率185kW(252PS),扭矩370Nm,在這樣的路面條件下,就算再減少100kW,照樣可以耍的很嗨。
可能有人覺得有動力,有四驅,有釘胎,就能做出下面這樣的漂移了——你們想多了。
在這么滑的冰面,想做出完美的漂移,你還需要穩(wěn)定的技巧、敏感的知覺和足夠的耐心。不然的話,就會是這樣:
甚至這樣:
幸好奧迪有專業(yè)的培訓師團隊,手把手教你漂移操控:方向盤打多少度、什么時候轉、轉多快、什么時候回輪、油門剎車怎么配合、視線如何調整,面面俱到。盡管場上開車的人還是會出現(xiàn)各種幺蛾子,教練總是不(qiáng)厭(y?。┢洌╪ù)煩(huǒ)地進行指導,必要的時候還會出手營救。
其實,總的來看,把握住3個要點,就能做出不錯的漂移:
01
耐心
在冰面上,由于極低的附著力,你的任何操作輸入所帶來的車身動態(tài)變化,都比在柏油路面要來得晚。所以,等待預期的車身動態(tài)需要耐心,想讓車尾滑動起來很簡單:車速不要太快,40-50km/h,松油,方向打90-180度之間,然后等。
車頭會首先開始轉動,甚至有些推頭,再等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車尾開始滑動,這就是起飄的時機了。如果車尾還沒有開始滑動就開始給油,車就會保持推頭的狀態(tài)一路遠去。
02
油門
當車尾開始滑動,車處于轉向過度的狀態(tài)時,深踩油門,車尾的擺動幅度會進一步加大。此時方向需要反打,同時油門也要收放調整,找到車可以穩(wěn)定漂移的狀態(tài)。
調整油門的原則是:油門越大,車尾擺動角度越大,車越靠向彎心移動;反之則遠離彎心,擺動角度減小。
03
方向
與后驅車不同,四驅車在擺角很大的情況下,由于前輪的牽引力,車頭仍然可以回擺,而不是掉頭,當然了,如果車身擺動得過于劇烈,輪胎完全突破了物理極限,也是救不回來的。所以,柔和地反打方向,多用油門控制車身的擺動,盡量少地調整方向,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穩(wěn)定的漂移動作,其操作是非常細膩和輕松的。四驅車更是不需要太大的反打方向,前輪的牽引力會自然地帶著車頭回正。
以上的駕駛要點也適用于后驅車,只是在這樣的冰面上,駕駛難度要高太多了。這就必須要說說奧迪的看家技術quattro。
quattro的設計靈感和原型設計參考就是從冰雪駕駛開始的,1977年2月,奧迪在芬蘭北極圈內進行車輛測試的時候,發(fā)現(xiàn)同行的大眾四驅越野車lltis在雪地彎道中的性能出眾,由此,奧迪萌生了將四驅系統(tǒng)裝配到奧迪車型上的想法。
經過多番測試和改進,1980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配備quattro系統(tǒng)的奧迪80 Coupé首度亮相,革命性的驅動系統(tǒng)理念以及卓越的動力特性立即贏得了業(yè)界的信服。從此,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正式誕生,并揭開了民用全時四驅轎車歷史的新篇章。
奧迪quattro四輪驅動技術不斷升級,時至今日,已經進行了7代的升級。
第一代:
在變速箱內安裝一根26.3厘米長的二級傳動軸,使能量可以在兩個方向傳送,它可以將發(fā)動機60%的動力傳輸至后軸,并具有自己的防滑差速器,而在尾部,手動鎖緊該軸驅動的內軸差速器的行星齒輪,剩余的動力沿著空心軸內側由從動軸傳至前軸差速器。
第二代:
第二代quattro可以在前后軸之間做50:50的扭矩分配,自動鎖止時傳輸給任意車軸的扭矩可以高達80%。應用了該技術的奧迪汽車可以實現(xiàn)前后軸扭矩全天候全時自動分配,司機只需要在極端嚴酷的情況下才會應用到后軸手動控制差速器鎖。當后軸差速器被人為鎖止,ABS便會自動失效。
而與第一代不同的是,當應用了第二代quattro技術下的奧迪汽車行車時速高于25公里時,差速器又會自動解鎖,ABS可以重新開始工作。除非托森差速器(也叫扭矩自感應鎖止差速器)感覺不到車軸上的扭矩,否則車便永遠不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第三代:
從1988年的Audi V8車型開始,奧迪四輪驅動系統(tǒng)也依據(jù)所使用變速器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用手動變速器的Audi V8車型不僅裝配了中央托森差速器,同時后軸也首次采用了托森差速器鎖,因此后軸的鎖止不再依靠人為干預,這使得它成為了前所未有的、強大且靈活的全天候全時四輪驅動系統(tǒng)。
盡管當一個前輪和兩個后輪同時失去牽引力的時候,車仍然會無法前行,但是新的結構決定了當前軸一旦失去了抓地力,多片離合器會自動鎖死并保證100%的扭矩被輸送給后軸。
第四-五代:
始自1994年的第四代quattro,其托森中央差速器在1997年再次得到了優(yōu)化,并被劃歸為第五代quattro,應用于Audi A4/S4、A6/S6、A8/S8多個奧迪手動擋車型上。
與此前相同,這兩代系統(tǒng)前后軸扭矩分配依然為50:50,差速器自動鎖止時仍然可以將高達80%的扭矩傳輸給任意車軸。在第五代quattro這里,手動控制的后軸差速器鎖被電子差速鎖取代,它具有類似限滑差速器的功效——當系統(tǒng)通過ABS傳感器檢測到車輪空轉時,便會考慮提供制動力給這個車輪,并通過開放式差速器將更多的牽引力傳輸給另一側車輪。
當車速不高于40公里/小時,EDL都可以工作,甚至對于那些性能更高的版本,例如:S4、S6和S8,EDL工作的車速上限可以達到80公里/小時。而對于A8和S8而言,除了通過制動車輪來橫向分配扭矩外,當車輪空轉速度過高或超過預定值,發(fā)動機還會自動降低輸出轉速,以限制整體扭矩的輸出。
第六代:
自2005年的奧迪Q7開始,奧迪推出了第六代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tǒng),這是一套全天候全自動全時四輪驅動系統(tǒng),最大的改變就是中央差速器升級到C型,它作為中央差速器安裝在變速箱的輸出端,動力從變速箱出來后會先經過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橋。
托森III型行星齒輪中央差速器的使用,可以實現(xiàn)更為寬泛的前后軸扭矩分配(65:85),增強了奧迪車型的操控性。相比此前quattro車型在濕滑路面上可能從轉向不足突然變?yōu)檗D向過度的狀態(tài),第六代quattro更加穩(wěn)定,它可以把更多扭矩輸出給后軸。
第七代:
第七代的quattro四驅系統(tǒng),最大的改變在于將托森中央差速器更換成了冠狀齒輪差速器。這種差速器最大的優(yōu)點是體積小、重量輕的同時有著更高的動力分配比。雖然冠狀齒輪也是純機械結構,但依靠多片離合器的控制,它比托森差速器有著更大的扭矩比例調節(jié)范圍,而且前后的扭矩分配也更加靈活。
正常狀態(tài)下,通過前后冠狀齒輪與差速器行星齒輪不同的作用半徑實現(xiàn)前后橋40:60的扭矩分配,而前后摩擦片組的數(shù)量也決定了扭矩分配的范圍:根據(jù)車輛前后橋附著力情況,前輪的動力在15%-70%之前自動分配,后輪的動力則在30%到85%之間自動分配。
quattro ultra
奧迪quattro ultra智能四驅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四驅系統(tǒng)“從被動到主動”的跨越,帶來更強的脫困能力和燃油經濟性。
四驅狀態(tài)下,新增的電機控制多片離合差速器,可以實現(xiàn)中央差速鎖功能,最高可傳遞100%的動力到前軸或后軸,quattro ultra四驅系統(tǒng),完全拋棄了傳統(tǒng)的托森式差速器,轉而采用了電控多片離合器作為中央差速器,車輛在行駛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前輪驅動,quattro ultra可以完全斷開前后軸連接,在車輛失去牽引力時會自動切換到四驅模式。
新增的計算機每秒100次檢測150個不同的信號,甚至包括溫度、適度、導航等數(shù)據(jù),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四驅系統(tǒng)的傳感器監(jiān)控著全車的狀況,能夠及時監(jiān)測到輪胎打滑,過彎速度,引擎轉矩等等,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會交由計算機以每秒100次的速度進行模擬,并預判0.5秒后的抓地情況。quattro ultra僅需0.2秒,在駕駛者毫無覺察間完成切換兩驅模式和四驅模式的切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以實現(xiàn)更加精確可控的駕駛體驗。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