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Lab作為高度關注汽車科技的媒體,上周派出由6名資深記者組成的“CES特派隊”親赴美國現(xiàn)場,完成中美跨時差持續(xù)一周的報道,為粉絲帶來最全面、最有料的CES訊息。
此外,我們還邀請了業(yè)內大咖,組成“CES專家觀察團”,分享他們對本次CES的見聞。
今天將由AutoLab CES特約觀察員何嫣女士帶來她的分享
![]()
1月8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19 CES國際奇幻汽車展覽會正式拉開序幕。感謝Auto Lab的連續(xù)報道,讓我們欣賞到了奔馳、寶馬、豐田、現(xiàn)代等大公司給出的熱氣騰騰的自動駕駛概念車美圖若干;博世、麥格納、法雷奧、Mobileye等各路隱形大神黑科技無數(shù)、 還有我們上海的科技之光百度Apollo熱力登場。
![]()
我始終想不明白,汽車企業(yè)怎么就紛紛拋棄底特律車展去混科技圈了。其實CES從其誕生就帶有明顯的賭城特色。CES歷來被視為IT企業(yè)的股價神器。展個新技術、秀個大訂單、做個高層財富,當天股票就能蹭蹭地走個漲停板,如果之后企業(yè)不發(fā)生大問題,一年股價也會走的穩(wěn)。不相信建議各位看看高通、Google、特斯拉等資深玩家,展會期間股價表現(xiàn)。所謂 “秀一個精彩、賭一個未來“,CES一直帶著濃濃的賭城浮夸之氣。
![]()
對于汽車企業(yè)來說,浮夸卻是個大殺器。所以,我們有幸看到:一邊是智能汽車概念花樣百出,一邊是突破性新技術寥寥無幾。比如今年CES上,很多車企宣布自動駕駛汽車發(fā)展路徑:2021年前后L3自動駕駛汽車,2025年就出 L4自動駕駛。如果真要賭一個未來,對于這些概念車,我一概不信。在汽車上面的技術實現(xiàn)來說,L3和L4著實沒有本質差異,無非是攝像頭更多一些, CPU計算能力更強一些 ,車載電腦內存更大一些,數(shù)字地圖數(shù)據(jù)傳輸更快一些,剩下的就是交警讓不讓你上路,以及你有沒有膽子這么上路的問題了。當然,到那時如果到了2025年,還在用汽車蓄電池和甚至號稱500公里續(xù)航里程的電動車電池... 反正,我肯定沒這個膽子的。
![]()
盡管,2025年乘用車實現(xiàn)L4自動駕駛機會不大,但是我覺得,在商用車領域確實很有盼頭。首先,需求是第一生產(chǎn)力。所謂,自動擋解放了一只手也沒能為司機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那么自動駕駛解放兩個手,能提高多少生產(chǎn)力?乘用車上自動駕駛好處著實需要一些想象。但是,商用車則不同,智能的貨車和大巴,在事先規(guī)劃的最佳路徑上,通過自動駕駛,將司機的駕駛疲勞度和需要休息的時間降到最低,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減少物流時間,提高運輸效率,具體能產(chǎn)生多少利潤,每個運輸公司都是可以計算出來。
![]()
其次,技術實現(xiàn)更簡單。在我看來,今年CES自動駕駛汽車能拿得出手的就是Mobileye和英國地形測量局一起做高精度定位數(shù)據(jù),以及高通發(fā)布新的車載芯片,據(jù)說能同時處理車載通訊、智能座艙、視覺輔助、毫米波雷達。這兩項技術都依托于5G網(wǎng)絡。我相信到了2025年,5G的普及將為L4自動駕駛插上翅膀。相對于復雜的乘用車需求和多變的城市交通的計算,商用車和城際高速和公路的計算需求更簡單,而且高精度定位的事實也更容易。
![]()
最后,商用車廠商真的已經(jīng)開始再做了。比起浮夸的乘用車概念車,奔馳模塊化自動駕駛卡車的設計實現(xiàn)程度很高,而沃爾沃自動駕駛卡車FH16,已經(jīng)在挪威運輸?shù)V石了。沒有太多宣傳,也沒有那么明確的時間表,但是不可忽視,商用車的自動駕駛已經(jīng)走在了乘用車前面。
![]()
最后,以CES前的一個小花絮結束本文。本次展覽前晚,展館外,一臺處于自動駕駛模式的特斯拉 Model S當場“撞死”一個機器人。這家一家名為Promobot的機器人制造公司,當時正在往展位運輸一批 V4型號機器人。這場高級碰瓷,讓本次展覽上本無建樹的特斯拉第一時間占到了報道C位。讓我這個公關狗再次給特斯拉一個大寫的服字。期盼明年吧,希望明年的CES能給我們帶來真正讓人服氣的智能汽車。
感謝何嫣女士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