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化的設計”“專為年輕人所打造”類似這樣的標語,我們經常能在很多新車的宣傳或廣告中聽到或看到。但當你看到實車時,很多都是胖乎乎的SUV,我是很好奇年輕人真的喜歡它們嗎?回想我還年輕的時候(雖然現在也不老),心里裝著的都是這些:
![]()
911GT2(993)
![]()
法拉利F40
雖說這些車我到現在都買不起,但我也絕不接受車輪與輪眉間距超過一拳的車。其實真正能玩車的時光很短,到了30歲以后,不得不更多地去考慮家庭,終日與一臺MPV相伴。如果你還年輕,對車還有感情寄托,那么去選擇一臺對駕駛更加友好的車吧。
現代菲斯塔高功率版和??怂筍T Line就是兩個很好的選擇,它倆都可以讓你開著開著就笑出聲來。極為精準的轉向、順暢至極的車尾擺動、沒有一絲一毫多余動作的車身姿態(tài),讓它們在彎中和出彎時表現得非常平衡,且利于把控。到了山路之中,它們的車身姿態(tài)更是如行云流水一般,整車重心會隨著方向左右搖擺,但當方向回正那一刻,重心立馬回中,沒有任何多余的回擺。
![]()
還有更美妙的事情,它們的排氣聲浪堪稱同級別中的極品,每當收油退擋時,身后都會伴隨“砰砰砰”的回火聲,還真有點小鋼炮的意思。在我看來,美好的聲浪是非常重要的事兒,甚至比動力還要重要,它是引擎奏出的美妙樂章,能夠激發(fā)出你更多的駕駛欲望。以我的觀點,還是建議年輕人別買電動車,它們沒有“靈魂”,推背感總是來得莫名其妙,好比關掉聲音看恐怖電影,意境全無。
![]()
再有就是,前面提到的幾款車的價格也很不錯。15萬元左右的裸車價,落地也就17萬元的樣子,對于手頭并不寬裕的年輕人是很友好的。至于說在這兩款車之間該如何抉擇,其實并不用過于糾結,喜歡兩廂選擇??怂筍T Line,喜歡溜背的選擇菲斯塔。另外菲斯塔的百公里加速是要更快的,比??怂筍T Line快了大概2秒。
什么?你說思域更有樂趣?不,不,那只是款加速很快的家用車,很舒適,但和樂趣并沒有多大關系。
如果15萬元左右的車依然覺得貴,那么選擇一臺有趣的二手車也是不錯的。比如寶馬3系(E90或E46)325,它擁有寶馬經典的N52直列六缸系列引擎加之自然吸氣的線性動力輸出,可以讓你好好體驗一下那個沒有過多環(huán)保法規(guī)限制的年代——很多人心目中汽車最美好的年代的車是怎樣的。這臺車最卓越的是轉向,E90那代的3系早期款還是液壓助力轉向,雖說有些沉,但手感、溝通感是完美的。也許“完美”并不是最貼切的詞語,但應該是最接近的。握著方向盤就像雙手觸及到了地面,路面的任何變化都能夠清晰地反饋到雙手上,前輪的姿態(tài)也時刻都在掌控之中。開這臺車,不需要太快就能有足夠的樂趣。
![]()
當然,這車也有很多毛病,比如燒機油比較厲害,以及VANOS漏油等等。但這也不完全是件壞事,首先可以讓你了解引擎的構造,正所謂久病成醫(yī),其次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完美的車”這一概念。
類似老3系的還有國內第一代手動擋的福克斯、嘉年華ST、第五/六代高爾夫GTI,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現在的價格也不貴。
![]()
寫在最后
關于“年輕人的車”我還有點不太明白,現在宣傳的“年輕人之車”大多和科技配置、智能駕駛有關。智能駕駛難道不應該更加針對老年人嗎?他們才更加需要電腦來輔助駕駛吧。
糟糕,我忘記了一個重要的事,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好像都是家人資助的。好吧,如果你自己掏不出足夠的錢去買一臺車,那就忘記我之前說的一切,還是聽媽媽的話,去買一臺SUV吧。
![]()
- END -
![]()
"Birth is much, but breeding is more."
“出身固然重要,但教養(yǎng)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