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展相似,歲歲年年車不同。
2021上海車展如約而至,今年又有不少新車參展,汽油車和電動車各自為營,SUV和轎車相得益彰,不乏一些產(chǎn)品力優(yōu)秀的熱門選手。不過這次我們不給大家盤點重磅新車,類似的主題相信各位看得夠多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個避坑指南,以下幾款將在車展亮相的車可能看起來不錯,但是產(chǎn)品方面存在一定硬傷,大家注意謹慎對待。
全新奇駿:頭鐵的日產(chǎn),一定要撞一下三缸機的南墻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當年這一代奇駿上市的時候,產(chǎn)品力還是十分能打的,印象中在不少媒體的橫評中拿下過第一名的好成績,當然也不排除其中有充值的因素。隨著眾多對手的換代升級,現(xiàn)款奇駿明顯呈老態(tài),不光是外觀內飾的全面落后,孱弱的2.0L/2.5L自吸發(fā)動機也跟不上時代。七年后的2021年,國內奇駿終于迎來了全新一代,但是情況卻不容樂觀。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首先外觀內飾有顯著改變,不能說360度無死角吧,但至少跟上了當下的潮流,分體式大燈雖然稀松平常,但對于日系品牌來說是一個比較激進的選擇了。內飾不錯,畢竟都20年代了,再給我們整一個像老款一樣的中控臺也實在不像話。其他方面的升級算有誠意,車身覆蓋件和底盤部分用了不少的鋁合金材料,到這里為止,全新奇駿面對榮放、CR-V兩位老鄉(xiāng)時,還是可以談笑風生憶往昔的。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問題出在發(fā)動機上,這次的全新奇駿全系搭載1.5T三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是的,全系,一根筋走到底。雖然這臺發(fā)動機用上了可變壓縮比技術,雖然CVT變速箱也是最新的型號,但是三缸的標簽一打,怕是又要涼涼。君不見曾經(jīng)的運動小王子福克斯就栽在三缸機上,如今可能要認慫換回四缸機;君不見曾經(jīng)賣爆了的英朗用上三缸機之后銷量腰斬,換回了四缸機才又滿血復活。所以目前為止,國內沒有哪個品牌能把三缸機真正賣出去,日產(chǎn)?大概率也不行。
小鵬P5:猛打激光雷達口號,實際噱頭大于實用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小鵬作為新能源第二梯隊的核心成員,日子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P7之后,定位緊湊型轎車的P5終于來了。之前官方發(fā)了一些預告圖,吊足了大家胃口,大家心想,高低也是P7的小兄弟,它的顏值應該不會差到哪里去。不料掀開蓋布以真面目示人后,眾生沉默,良久發(fā)出一聲——就這?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如果大哥P7的顏值打80分的話,那么P5只能打40分,不能再多了。外觀內飾有一股強烈的“公模感”,你能在它身上看到很多自主品牌的設計元素,像一鍋亂燉。要知道,對電動車來說,外觀和內飾的先鋒感太重要了,設計不到位,等于開局就走上Hard模式。而且它用的是G3的平臺,所以G3存在的問題,P5同樣有,比如前排空間小,811電池的隱患(在P5發(fā)布前一天,就有一臺G3發(fā)生了自燃)等等。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小鵬P5主打的激光雷達,真的很厲害嗎?首先,小鵬說自己是全球首款激光雷達量產(chǎn)車是不對的,奧迪A8就搭載過四線激光雷達SacLa,小鵬P5算是國內首款。目前就行業(yè)來說,激光雷達技術談不上成熟,即便裝上車也不能作為主傳感器使用。
其次,現(xiàn)在裝激光雷達的車大多是訓練算法,C端用戶一直在為廠家跑數(shù)據(jù),特斯拉也是如此,不過特斯拉可以實時回傳,這個國內廠家做不到??傊痪湓挘瑒e買激光雷達版本,價格貴、效果一般,而且容易壞、保費貴。
奧迪e-tron:過渡車型拿來賣,油改電的產(chǎn)品沒有誠意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以摧枯拉朽的態(tài)勢席卷全球,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面對特斯拉的攻勢,傳統(tǒng)車企從一開始的看不上,到后來的看不懂;從一開始的不想追,到現(xiàn)在的追不上,特斯拉確實給這些傲慢的廠家上了一課,BBA們后知后覺般開始布局新能源戰(zhàn)略。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e-tron這臺車雖然外觀內飾都很“奧迪”,但是如果要擔得起“e-tron”的名號,恐怕還不夠格。由于采用了MLB evo的平臺,換句話說就是油改電的產(chǎn)品,所以在一些體驗上和Model X這樣的標桿產(chǎn)品還有很大差距。e-torn搭載一塊96.7千瓦時的電池組,但是續(xù)航只有465公里,而Model X搭載100千瓦時的電池組,續(xù)航高達600公里,前者的電耗水平堪憂。
![新車避坑指南?為何上海車展這些新車要謹慎選購]()
終端市場的反饋也代表著e-tron的真實處境,根據(jù)銷售人員的描述,該家門店每天的進店量在25批左右,從國產(chǎn)e-tron到店至今,極少有客戶來看這臺車,銷售人員原話說:“非要列個數(shù)據(jù)的話,那么應該是100個人里會有1個關注者?!?/p>
事實上,豪華品牌油改電的產(chǎn)品命途都不太好,不說較遠的奔馳EQC了,前陣子寶馬的iX3扛不住上市后沒人搭理的窘境,主動官降7萬元,即便如此效果也不大,油改電的產(chǎn)品注定是過渡屬性,消費者也不是傻子,所以大家還是等奧迪用專門的電動車平臺造的產(chǎn)品吧。
寫在最后
車展是車迷的朝圣地,也是廠家的修羅場,各個品牌爭奇斗艷的背后,還帶著內燃機和電動車互搏的時代背景。今天點名了三款新車,一款汽油車,兩款電動車,它們固然有亮點,不過硬傷也無法令人忽視,后續(xù)還有很大的優(yōu)化空間。篇幅有限,除了上面提到的車型,你覺得還有哪些新車的坑需要避開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大家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