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去年因為全球疫情的原因導致大多數車企出現逆增長,其中新能源陣營由于尚處起步階段,受沖擊影響較大。不過特斯拉排除在外,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全球銷量還同比增長36%,達到49.95萬輛,雖然沒有完成50萬的既定目標,但僅有幾百輛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如此出色的市場表現給了特斯拉更多的信心,今年直接將目標翻了一倍,來到年銷100萬輛。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但要知道去年Model Y在國內還沒有上市,而國人對于SUV車型的青睞度位居第一。因此特斯拉想要再次突破,中國市場尤為關鍵。而從前幾天乘聯會公布的銷量來看,這個目標很有可能達成。
從數據顯示,特斯拉3月累計售出新車達35478輛,同比增長207%,環(huán)比增長94%。具體車型來看,Model 3依然是銷售主力,全月售出25327輛,同比上漲85%;而上市第三個月的Model Y發(fā)揮出色,對比2月份環(huán)比增長119%,達到10151輛。
當然了,盡管Model 3銷量沒能始終被宏光MINI EV壓上一頭,但兩款車的價格以及它們所要面對的客戶群體天差地別,如果從單車利潤來看,毫無疑問Model 3會更勝一籌。而且宏光MINI EV所在價位基本沒有對手,屬于一家獨大的局面,而Model 3的價位分布是新能源汽車最為集中的25-35萬之間,面臨的市場壓力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Model Y更不用多說,上市當天就把官網搞成無法訪問,線下直營店更是人滿為患,訂車周期甚至要等2-3個月的時間,但即便如此,消費者依然樂此不疲的下單,可見特斯拉在國內的號召力。
當然了,特斯拉之所以被消費者青睞,除了品牌加成之外,售價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以Model 3為例,當初新車剛剛上市的時候,由于國內還沒有建廠進行國產,起步價都要40萬,高配車型甚至需要50萬元,這無疑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珊髞韲a之后,價格一下子便宜了十多萬,如今入門標準續(xù)航版僅需要24.99萬元,對比同價位競品,在產品力方面能與之比較的車型少之又少。
而說起產品力,那就不得不提及特斯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P)以及全自動駕駛(FSD)功能,相較于新勢力的駕駛輔助,特斯拉的AP以及FSD更成熟,使用起來也更加易上手,對于各項指標的判定也更加成熟,從而帶來成熟的駕駛體驗。除此之外,特斯拉CEO馬斯克還在去年表示,會重寫AP和FSD底層代碼,能讓用戶用車體驗更進一步。
雖然近一段時間內國內發(fā)生多起特斯拉“失控”新聞以及售后甩鍋的負面消息,但這似乎都沒能對特斯拉的銷量產生哪怕一丁點的影響,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綜合目前發(fā)生的多起事故來看,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說明事故是由車輛失控導致,反倒是一部分事故是因為駕駛員操作不當所導致的,而特斯拉作為新能源產品,市場關注度本來就高,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網絡上的輿論必定會迅速發(fā)酵。因此,很多出問題的車主希望的到賠償,即使是自己操作失誤導致的碰撞,也一口咬定是特斯拉的問題。
其次關于甩鍋,因為每次特斯拉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時候,詢問直營店員工都會將事故原因指向駕駛員操作不當造成,久而久之,人們會認為特斯拉不負責。其實作為開門做生意的企業(yè),在沒有確鑿證據說明自己的產品存在問題前,都會采用這種做法,因為沒有企業(yè)會說自家的產品不好。這種事發(fā)生在其它車企身上也同樣如此,但為什么就特斯拉經常會被推到風口浪尖的位置呢,很簡單,這片領域內它是絕對的老大,自然會被更多人針對。
總結
目前特斯拉的增長幅度顯著提升,而且勢頭沒有絲毫衰減的意思,加上未來國產率進一步提升,終端售價有可能會進一步下探,到時候銷量必定會有一波攀升。至于它的勢頭何時才能降下來,如果市場上一直都沒有出現產品力能與其真正匹敵的車型,那么這股沖勁將會一直持續(xù)下去。這個品牌未來一直都將是這片領域內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