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勢,這個名字已經(jīng)很久沒有出現(xiàn)在新聞的報道中了。近期,根據(jù)國外媒體的報道,戴姆勒內(nèi)部希望終止騰勢項目,不再對騰勢品牌進行投入。
![]()
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騰勢在2015~2019年總銷量只有13863輛。2020年騰勢X上市,銷量也只有584輛,騰勢X PHEV總銷量3591輛,這樣的銷量表現(xiàn)在純電動汽車廠商中少的可憐。因此在戴姆勒不斷削減預算的前提下,騰勢也只有被關閉的命運了。
眾所周知,騰勢是2010年由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成立的,戴姆勒是全球最豪華的汽車品牌,比亞迪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按說這樣的強強聯(lián)合,怎么能失敗呢?所以本篇文章,我們就分析一下,騰勢之死,對后續(xù)的造車新勢力公司,都有哪些啟示?
![]()
【1】奔馳+比亞迪≠ 強強聯(lián)合,新品牌必須ALL IN
奔馳和比亞迪,難道不是強強聯(lián)合?其實也要分情況看,不管是奔馳還是比亞迪,哪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很厲害的。但是奔馳+比亞迪,卻沒有爆發(fā)更好的化學反應。
騰勢這個品牌創(chuàng)立之初,電動技術是比亞迪提供的,設計和制造則是奔馳負責。說白了騰勢沒有自己的東西,沒有過自主研發(fā)。都是拿股東的東西改一改。比如騰勢的第一款車型騰勢300,就是在奔馳B200平臺上搞出來的油改電車型,續(xù)航不高,但是價格還很貴。
![]()
所以任何一個新的品牌要想成功,汽車廠商必須是拿出所有的精力和時間,把最新的技術,最好的設計,最強的營銷全都投入進去。用油改電這樣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有最新的技術不給該品牌使用也是不行的。類似失敗的例子還有吉利的幾何。是吉利的純電動汽車品牌,也是油改電車型,一年的銷量也僅僅5~6萬輛,用戶還是不買單。所以吉利今年推出了極氪品牌,重新打造高端的純電動汽車品牌。
![]()
【2】9年只賣一款車肯定不行,新品牌必須快速建立產(chǎn)品矩陣
后來騰勢就一直在這款車型上修修改改,從2010年品牌成立到2019年,這9年的時間居然就只有這一款車。這要是放在其它品牌上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當時騰勢給人的感覺就是比亞迪也不重視,奔馳也不重視。
但是你說完全不重視吧,也沒有。從2012年開始,比亞迪與戴姆勒已為騰勢連續(xù)增資了8次,總增資金額約40億元。而就在2019年上半年,股東雙方就已對騰勢先后進行了兩次增資,分別為2億元和1.5億元。戴姆勒和比亞迪已為騰勢累計增資約49億元。用如今的角度看,后起來的造車新勢力公司,蔚來,理想,小鵬的投資金額都在百億以上,恒大更是投入了474億。如此對比騰勢的規(guī)模是小很多,但由于騰勢并非是從零開始,有比亞迪和奔馳作為后盾,投入49億其實也不少。
![]()
因此一方面騰勢沒有新車,始終在一款車上修修補補。另一方面,奔馳和比亞迪還不斷對騰勢增資。所以一番操作也是讓很多人都看不懂。
任何一個新的汽車品牌,要想成功,肯定要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產(chǎn)品矩陣。所以不管是蔚來,小鵬,都沒有說一款車型賣9年的。就連理想汽車由于資金鏈緊張,一款理想ONE賣3年,就已經(jīng)是很長的時間了。
![]()
【3】奔馳不能給騰勢帶來光環(huán),純電動汽車拼的還是產(chǎn)品力!
雖然騰勢的定位比較高,但其實騰勢連高級比亞迪都算不上。2019年,騰勢推出了騰勢X,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是在比亞迪唐的基礎上改的車型,除了外觀的區(qū)別以外,其它都一樣,連內(nèi)飾都基本一樣。所以用戶看了騰勢X之后,普遍的反應就是,都一樣,我為什么不買更便宜的比亞迪唐?價格都這么貴,為什么不買科技感更強的蔚來ES8?
其實,騰勢一直以來都沒有獲得過比亞迪的太多的技術支持,當比亞迪使用了三元鋰電池之后,騰勢還在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后來騰勢也用了三元鋰電池,但比亞迪已經(jīng)用上了更好的刀片電池。
所以用戶購買純電動汽車,特別是早期的純電動汽車,是特別重視產(chǎn)品力的,而不是很重視品牌。因為純電動汽車,不管是豪華品牌還是非豪華品牌,大家都是一條起跑線上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如今的造車新勢力公司,都在比誰的續(xù)航長,誰的性能強,誰的價格低。像騰勢這樣的,總是拿奔馳來自我營銷的方式,肯定是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