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車企而言,性能車是可以快速拉高品牌知名度,從而帶動旗下主流車型銷量的存在,就拿自主品牌領克汽車來說,自從領克03奪得WTCR賽事冠軍以及推出首款性能街車領克03+之后,市場對它的評價直線上升,而口碑的一致向好則轉變?yōu)殇N量,因此領克汽車自從在2017年上市首款車型之后,短短三年時間累計銷量已經(jīng)突破45萬輛,表現(xiàn)相當出色。不過,也有車企效仿這種做法后卻以失敗告終,比如來自韓國起亞的斯汀格。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在2017年北美車展,斯汀格正式發(fā)布,該車亮相之后得到海外市場的高度關注,作為起亞集團首款縱置后驅車型,斯汀格可以說含著金鑰匙出身,與捷尼賽斯G80共用平臺、底盤由寶馬前工程師親自調校、3.3T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馬力365匹,峰值扭矩510Nm,百公里加速時間可以進入5秒俱樂部。毫不夸張地說,斯汀格可以稱得上是韓系車真正意義上的性能車。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新車在北美市場上市之后不久,起亞便將其以進口的方式帶到國內(nèi),官方指導價為27.98-31.98萬元,與起亞在北美市場的目的相同,起亞引進斯汀格主要是改變國人對于韓系車廉價的看法,從而帶動品牌銷量增長。
不過事與愿違,斯汀格并沒有像起亞想象的那般發(fā)展,從2017年引進至今,整個中國市場僅有3920名車主,市場表現(xiàn)相當慘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導致斯汀格不被消費者所認可呢?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價格太高,消費者短時間內(nèi)難以接受
首先就是斯汀格的價格原因,雖然28萬元的定價搭配上進口車身份并不算太貴,畢竟美國市場也要24萬元起步,但消費者并不關心這些,他們只關心得到這輛車需要付出多少才能得到這輛車,結果很顯然,沒有人會愿意花將近30萬元來購買一輛起亞汽車,因為在我們印象當中韓系車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而性價比標簽就注定它只能在15萬以下價格區(qū)間生存,一旦超過這個臨界點,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都會選擇同價位其它品牌。起售價不到20萬的十代索納塔、起亞凱酷就是最好的例子,更別說要價30萬的斯汀格,就算它身上蘊含著韓系車最新的造車技術,但在消費者眼里,你就是不值。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國內(nèi)2.0T配不上性能轎跑稱號
斯汀格定位于中大型轎跑性能車,上市初期甚至還不斷在賽道開展媒體試駕會,但進入到國內(nèi)市場后,發(fā)動機全系均為2.0T,各項參數(shù)對比海外版的3.3T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少了一大截,而且這套動力總成匹配程度并不算高,彈射起步進行百公里加速測試成績僅為8.15秒,甚至比不上同價位的寶馬B48 2.0T低功率,更別說高功率版本了,別人輕輕松松就能跑出6秒以內(nèi)的成績。對于一輛將自身標榜為性能轎跑的車型而言,連一輛低功率的寶馬3系也跑不過,很難說服追求運動的消費者放棄BBA而選擇它。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不僅在國內(nèi)市場,斯汀格在北美市場的表現(xiàn)也不容樂觀,進入2020年,銷量出現(xiàn)斷崖式下滑,3月甚至出現(xiàn)40%的同比下跌。此前有外國媒體表示,由于銷量不佳,斯汀格將不會有后繼車型發(fā)布,也就是說未來或許不會有二代斯汀格。
不過,雖然沒有第二代車型,但斯汀格還是在前不久在北美市場發(fā)布中期改款車型,新車外觀沒有太多變化,依然是標志性的虎嘯式前臉,但前包圍和大燈造型進行小幅更新,帶來更出色的運動氣息,車尾延續(xù)貫穿式尾燈,下方四出排氣尺寸更大,戰(zhàn)斗氣息也更濃郁。車內(nèi)懸浮式中控屏升級為10.25英寸,但全液晶儀表依然缺席。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動力系統(tǒng)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原本2.0T發(fā)動機升級為2.5T,最大馬力300匹,峰值扭矩422Nm,而3.3T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馬力略有提升,達到368匹,扭矩依然為510Nm,傳統(tǒng)系統(tǒng)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這車含著金鑰匙出身,縱置后驅+8AT,可為什么賣不動?]()
總結
萬丈高樓拔地而起不是一天就能達成的,將品牌高端化押注在一輛車身上顯然是錯誤的決定。韓系車目前需要著眼于事實,從低做起,將入門走量的車型做好,把曾經(jīng)丟失的口碑重新拾起,然后再一步步往上發(fā)展,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一味急于求成,那么未來會有更多像斯汀格的車型被市場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