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洛杉磯車展上,奧迪帶來了e-tron GT的原型車,經(jīng)過兩年多的等待,實車終于來到了我們跟前。和最初相比,這臺e-tron GT基本還原了概念車的模樣,有著比兄弟車型保時捷Taycan更強的性能表達,同時它的駕駛感受也如奧迪官方所說的那樣,和Taycan不是同一 “物種”。
然而還是要和Taycan比一比參數(shù)
由于是同平臺的關系,兩款車免不了進行一番對比。奧迪e-tron GT憑借更為矯健的設計和精致的細節(jié)無疑是更加抓眼球的一方,但2900mm的軸距卻和Taycan一模一樣。此外,e-tron GT的風阻系數(shù)為0.24Cd,略高于Taycan的0.22Cd。
內(nèi)飾方面,e-tron GT也不僅僅是Taycan的復制。Taycan車內(nèi)配備了四塊屏幕,而e-tron GT只有兩塊——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和10.1英寸的中控屏。從使用角度看,e-tron GT車內(nèi)更多的物理按鍵會讓操作更加友好。
而為e-tron GT提供動力的,是分別布置在前后軸上的兩臺電機。前電機最大功率238馬力,后電機最大功率435馬力。兩臺電機都為極端駕駛保留了儲備,因此加起來的總輸出功率要大于系統(tǒng)標稱的476馬力。
此外,e-tron GT還提供了boost mode(增壓模式),該模式下動力會提升至可530馬力和640牛·米。轉(zhuǎn)換成零百加速成績?yōu)?秒,強于Taycan標準版,與Taycan 4S一致。不過,在Taycan Turbo和Turbo S面前,即便更高性能的RS e-tron GT也要甘拜下風??磥韸W迪和保時捷之間的品牌階級還是難以僭越的。
充電方面,奧迪表示電池從5%充至80%只需要22.5分鐘,最大充電功率為270kW。另外,像是800V高壓電系統(tǒng)也與Taycan保持一致,該系統(tǒng)可以提升輸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
話不多說,開起來如何?
e-tron GT繼承了保時捷Taycan的基礎,但風格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臺GT跑車,擁有更柔軟的懸掛和更溫和的脾氣。當然,這里的軟與溫和是相對的,e-tron GT的駕駛樂趣同樣出色。尤其是在快出彎時來一腳“油門”,車尾輕微且可控的甩動會讓駕駛它的人心情倍感愉悅。
更令人驚訝的是,e-tron GT還有著極佳的靈活性。雖說主觀上,奧迪的轉(zhuǎn)向不夠犀利,懸架也沒有Taycan那樣硬朗。但在不斷地重心轉(zhuǎn)移中,e-tron GT卻能給你快刀切豆腐的凌厲感。與此同時,這一切都不會讓你老腰備受摧殘。由此可見,GT二字才是這臺車的精髓,既能確保長距離行駛舒適,也能幫你產(chǎn)生大量的荷爾蒙。
當然,有些物理定律是難以違背的,就比如體重帶來的慣性。即便從硬件配置上看,奧迪可謂是傾其所有,后橋轉(zhuǎn)向系統(tǒng)、后橋差速器、50:50的配重比以及E-quattro電控四驅(qū)系統(tǒng),這些對操控有利的機械、電子設備都用上了。但如果你頭鐵,不顧一切地把它丟進彎道中,它可以迅速將你帶到不想去的地方。
另一大影響操控的是剎車。e-tron GT在不選配的情況下只配備了鋼制剎車盤和6活塞卡鉗。對于這樣一輛大體重的車型來說,在激烈駕駛時會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盡管不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日常使用也完全足夠,但還是希望可以標配10活塞卡鉗以及RS車型上的碳化鎢剎車碟。
值得一提的是,e-tron GT上的剎車系統(tǒng)只有在重踩剎車踏板后才會工作,而其他情況下車輛會靠著0.3G減速G值的動能回收來降低車速。所以問題就來了,在需要急減速的時候,e-tron GT要經(jīng)歷兩個過程,首先是動能回收先減速,然后制動系統(tǒng)再介入,而剎車系統(tǒng)介入時會顯得十分突兀,這種感受不但會干擾駕駛者對于制動力的判斷,還很影響駕駛體驗,希望能有所改進。
寫在最后:雖然試駕的時間很短,但奧迪e-tron GT依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在某些方面超過了保時捷Taycan,而有些地方仍有進步的空間。重點在于,這是一臺日常開夠舒適、夠快還夠靈巧的奧迪,強大的充電系統(tǒng)更是能減少一些等待時間。毫無疑問,e-tron GT是奧迪一款里程碑式的電動車。也是向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秀肌肉的一款重磅產(chǎn)品,它的出現(xiàn)也讓我們對今后奧迪的純電產(chǎn)品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