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tǒng)計,2020年全國消協(xié)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82249件,在所有投訴中,商品類投訴為439351件,占總投訴量的44.73%,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日用商品類、食品類、服裝鞋帽類和交通工具類投訴量居前五位。
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汽車及零部件的投訴量僅次于食品類,高居第二。盡管汽車及零部件商品投訴量由上一年度的第一位跌至第二位,但投訴總量仍有小幅增加。
![]()
消費者在汽車產品的消費過程以及使用生命期中處于弱勢地位,而汽車又是大宗消費商品,一旦出現(xiàn)問題,消費者往往處在損失較大、維權困難的兩難境地。
而在銷售、售后及相關服務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汽車產業(yè),雖然有相應的召回機制,但礙于過長的產業(yè)鏈條、復雜的利益關系和產業(yè)結構,召回的覆蓋面仍有極大的片面性。這也造成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矛盾雖然尖銳,但相對弱勢的消費者又不得不接受這殘酷的現(xiàn)實。因此,期待輿論督導引起各方重視從而解決自身困境的消費者將每年的3.15看做是一把尚方寶劍,盡管3.15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在今年的3.15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哪些汽車產品最有可能走上3.15晚會的舞臺吧。
第一名:特斯拉
特斯拉雄踞第一應是當之無愧。
全球范圍內,從自燃,到自動駕駛系統(tǒng)頻頻闖禍,再到失控加速、制動踏板無效等,特斯拉在汽車的軟硬件方面一直質疑不斷。
![]()
然而,面對車主們的質疑和投訴,特斯拉則始終如一地建成自身產品沒有問題,盡管它們的產品在美國市場被迫召回,盡管它們在中國市場被五部委約談。
在中國市場,伴隨著銷量的不斷提升,特斯拉遭受的質量質疑也越來越多。近日,“女子手持喇叭坐在特斯拉Model3車頂維權”的新聞時間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和以往的狀況類似,特斯拉仍是將事件公關成了一起“羅生門”。
傲慢幾乎成為了特斯拉的代名詞。只是特斯拉是否真的如此無辜呢?不僅消費者需要一個答案,特斯拉同樣需要一個答案。大家都期待著一個權威的答案。
第二名:廣汽埃安
2020年的中國車市,在新能源汽車這個細分市場,廣汽埃安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自燃王”。畢竟,其旗下主力擔當車型廣汽Aion S,從2020年5月份以來,已經接連發(fā)生了多起自燃事件。
![]()
除了第一次發(fā)生自燃后,廣汽進行了回應,表示正在調查中,后面發(fā)生的幾起案例,廣汽埃安則采取了“鴕鳥”戰(zhàn)術,一拖到底。
除了頻頻自燃導致的安全性能方面的問題,廣汽埃安旗下的車型,還存在著續(xù)航里程涉嫌虛標等方面的問題。有車主在接受采訪時稱:“我的車續(xù)航表顯510(公里),實際只能跑兩百多(公里)。”
第三名:林肯
如果按照市場銷量對豪華品牌進行排名,林肯注定名落孫山,如果按照召回次數(shù)進行排名,那么林肯也肯定赫然在列。幾乎每年在最獨立的三方報告——《消費者報告》中,林肯都長期穩(wěn)居耐用度的榜尾。
![]()
去年一年,林肯汽車被實施六次召回。而且許多還都屬于“業(yè)余錯誤”。盡管如此,仍有突出質量問題的產品沒能擠入林肯的召回名單。如已經停產的MKZ。
過去的一年中,大量MKZ車主遭遇了防凍液滲漏問題。最致命的是,有證據表明有些車主的車輛防凍液進入了發(fā)動機內部,導致機油乳化,從而致使發(fā)動機報廢。
而且,這批MKZ多數(shù)都是2017款的進口車,時至今日大多數(shù)都已經出保。面對廠家不召回、車輛無法享受質保的困境,消費者對MKZ的投訴也從未中斷。
寫在最后
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蛟S車企可以僥幸躲過這次登臺的機會。但市場是有記憶的,最終具有最終解釋權和最強效力的,一定是消費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