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35歲至40歲的汽車消費者,對標準B級車的印象還停留在帕薩特以及帕薩特領馭時代,那時候的帕薩特幾乎是獨孤求敗一般的存在,幾乎是公務車的唯一選擇,盡管當時的中級車市場也有雅閣以及凱美瑞與之競爭,但論市場地位,帕薩特還是要強上一頭,彼時的大眾在消費者心目中,絕對是好車的代名詞,而在其他各個級別細分市場,也幾乎都是獨占鰲頭,A0的POLO、A級的速騰、B級的邁騰與帕薩特,都是所在領域的佼佼者。
![]()
但現(xiàn)在,人們?yōu)槭裁磳Υ蟊娖放频南矏鄹袥]有那么強烈了?
1、減配、加價
說起大眾一宗罪,恐怕就是減配風波了,想當年,大眾拿出速騰時,盡管售價偏高,但整車用料極為扎實,行駛質(zhì)感直逼中級車,其后,伴隨而來的TSI+DSG組合、空腔注蠟等等新鮮名詞更是鞏固了大眾在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
不過,隨后,新速騰的斷軸門極大的打擊了大眾的品牌口碑,老速騰上的獨立懸架不翼而飛,再加上頻繁的斷軸事件形成了雙重打擊,品牌口碑急轉(zhuǎn)直下。由此為起點,減配逐漸成為大眾決勝市場的殺手锏,這就形成了大眾一切向利潤看齊的品牌印象。
![]()
采用了老舊平臺回爐的德原朗,盡管銷量不俗,但除了車主之外,幾乎所有車迷對德原朗的評價都不高,而評價較高的高6、途觀等車在此時還卷入了加價風波,雖然收獲了銷量與利潤,卻失了人心。
2、奇葩營銷
曾經(jīng)一汽大眾的一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某節(jié)目上以200斤的體重,站在車門上,以此來印證大眾車型的安全性,隨后,在各個終端市場形成風潮,一時間網(wǎng)絡上流傳了大量踩車門證明安全性的奇葩操作,且不說這樣的做法對安全性是否能形成真正的考驗,單是官方用這種偷換概念的營銷手段來忽悠消費者,就形成了很壞的風氣。
![]()
不單是對自家技術的夸張化宣傳,在當時的大眾4S店里,經(jīng)常可以見到對其他品牌同級別車型的打壓宣傳,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用心之險惡不用贅述。
![]()
![]()
3、消費族群年輕化,缺乏個性支持
套娃始于大眾,大眾旗下車型越來越缺乏個性支持,截至如今,依舊如此,消費族群年輕化的趨勢明顯,大眾在設計上的畏手畏腳與越來越年輕個性的消費者形成了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購買大眾車型,很容易被扣上“中庸”的帽子,這絕對是年輕消費者最難以接受的事情,你很難想象一身潮牌的年輕人駕駛著一輛老氣橫秋的帕薩特,這也是為什么以往走著同樣路線的雅閣、凱美瑞紛紛轉(zhuǎn)型年輕化的根本原因,這一弱點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fā)嚴重。
![]()
4、大眾鐵粉推波助瀾
“因為這個車比較高級?!?/p>
![]()
這在當年是個梗,雖然從車主的角度很好理解,但在外人看來,這一言論恐怕是受到了大眾營銷話術的影響被洗了腦。而在網(wǎng)絡上,說起水軍數(shù)量,恐怕大眾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大眾車主們護犢子的心態(tài)極為嚴重,幾乎一點就炸,哪怕前段時間帕薩特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折戟,依舊有不少擁躉無視事實,力挺大眾,如今新帕薩特已經(jīng)改邪歸正,重新強化了結構安全,不知道此前購買了帕薩特的車主們,心里作何感想?
![]()
5、捷達品牌
捷達品牌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與自主品牌搶食吃,頂著大眾光環(huán),即便用料拙劣,只要價格到位就不愁銷量,不得不說,捷達品牌卡點卡的很準,誕生之初正值自主品牌全面發(fā)力向上的階段,而且,自從2018年后,國內(nèi)汽車市場也結束了一路狂飆猛進節(jié)奏,捷達品牌的出現(xiàn),就很好的展現(xiàn)了大眾的戰(zhàn)略思路,行情好的之后,減配加價仍然不愁銷量,行情不好,就立馬用新品牌下沉市場,自主品牌緊守的低端市場,就這么輕易的讓采用了一套低成本零部件體系的“廉價大眾”捷達插了進來。
![]()
雖然說打鐵還得自身硬,捷達有市場容量還是自主品牌自身不給力所致,但重要如帕薩特,大眾都敢玩火,捷達車型的品質(zhì),是否值得信賴,這都需要打上一個問號,另一方面,大眾對自主品牌來說,幾乎沒有什么技術輸出,上汽技術積淀靠的是通用,一汽技術累積來源于豐田馬自達,比如,沒有馬自達,恐怕就沒有現(xiàn)在的奔騰。而大眾,對自主汽車工業(yè)的進步,幾乎沒有起到任何幫助,倒是靠著中國市場,牢牢占據(jù)著國際四大汽車巨頭的位置,這么一看,國內(nèi)消費者對大眾,是不是有點太好了?
![]()
現(xiàn)在討論誰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還為時尚早,因為大眾這匹駱駝實在太大了,當越來越多的問題被發(fā)掘出來,大眾遲早會與越來越懂車、越來越年輕的消費者之間形成巨大矛盾,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今在國內(nèi)市場的部分大眾全球化車型確實有著不錯的產(chǎn)品力,承認它好不難,就怕說它壞,它卻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