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配置的君威比思域還便宜,你得容我靜靜,這個市場到底怎么了。
還是直奔主題吧,前兩天又雙叒叕幫朋友買了臺君威,12月份的時候幫老家的朋友買了臺君威低配車型,一番周旋下來談的是14萬出頭的價格,在我看來可以說非常低。
年底了銷售業(yè)績壓力大,居然談出了13.8萬的深水價,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別克這價格,到底還有沒有個底兒了?
其實前兩天他還看了思域1.5T 自動版,也就是指導價15.59萬那一款,終端讓步并不大,大概只有1萬左右。
兩款車型配置其實差不多,算是不相上下,君威有的思域沒有,思域有的君威沒有,總的分析都在一個水平線上。
其實把君威跟思域放在一塊兒比挺不專業(yè)的,畢竟君威是典型的B級車,而思域則是普通的A 級車。
但就是這么無奈,兩款車價格卻已經(jīng)是一個級別了,非常有意思的是,配置幾乎相同的兩款車型,君威終端價格還要比思域便宜個3000塊錢左右。
反正我的三觀被顛覆了。
我就老老實實跟朋友說,買君威吧,尺寸更大空間更好,級別格調(diào)操控都更好,最關(guān)鍵的是思域這種優(yōu)惠實在沒有必要買,隔壁上來就能給4萬多優(yōu)惠的君威,它多好啊。
然我是本田粉,但這次我真的不準備推薦思域,因為它沒有絲毫的性價比。
美系車的折扣,向來都會打一個很大的折扣,原因是較快擴張速度下銷售壓力也極具增大, 尤其是對于上汽來說,賣車絕對是第一任務(wù)。
不比其它品牌,別克的銷售壓力真的很大,背負那么大的銷售壓力,只能通過價格來沖擊銷量。很顯然這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君威的價格一直都相對較低。
反倒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君威是15萬以內(nèi)最好的選擇,更大的尺寸,更豪華的內(nèi)飾,更出色的配置以及足夠的安全性,要比同價位的卡羅拉、思域、速騰等車型有著更好的表現(xiàn)力。
買車,是買品牌還是買車?
品牌是第一吸引力,這是思域依托于本田Logo下無法被推翻的魅力系數(shù),同樣也是多年未改款一直在市場中走俏的關(guān)鍵原因。
的確,作為A級合資車來說,思域憑借著精準的定位以及出色的品牌認知,成為這個時代中價格最昂貴的緊湊型轎車。
兩個都是極致化產(chǎn)品,一個價格極致高,一個價格極致低。
君威不是一臺產(chǎn)品力匱乏的產(chǎn)品,全新平臺全新設(shè)計使得其從駕駛感受上甚至超越了邁騰、凱美瑞等車型。
但問題是,龐大的銷售壓力讓君威不得不進行走量銷售,對于這臺車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真正意義上以指導價服務(wù)市場。
對于更多人來說,買誰都沒錯,關(guān)鍵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