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不是褒義詞,也不被主流價值觀所認(rèn)可,但卻是一部分車主在購車時,明知不智還堅持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埋怨汽車廠商為你挖陷阱,因為你明明知道這些是你花的冤枉錢。
行為一:為品牌溢價買單
車輛有很多用途,其中彰顯身份,展示實力是其中一種,這種行為多集中在企業(yè)主身上,這行為也無可厚非,畢竟這種選擇會給他們帶來某些利益。
![enclave.png]()
但普通百姓購車,尤其是靠省吃儉用才湊齊購車款的消費者,為品牌溢價買單,就毫無意義,是自愿花冤枉錢的行為。
都知道同等配置的合資車售價,要普遍高于自主品牌車型。而且,自主品牌車型的品質(zhì)也完全能夠達(dá)到用車者各方面的述求,但偏偏就是要買合資車,總是懷疑自主品牌車輛的質(zhì)量不過關(guān),動不動就說國外如何如何。但往往忽略了這些品牌在海外的售價,要低于國內(nèi)很多,另外,國產(chǎn)車隨著造車技術(shù)的逐步提升,質(zhì)量已經(jīng)完全信得過了。
![kv.jpg]()
所以,買車的時候,首要注重需求,切莫學(xué)著土豪,為品牌溢價買單。
行為二:更愿意為大車買單
這是國人普遍存在的觀點,車輛以大為美,如果價位相同,都愿意選擇一款車身更大的車型。
![u=2090448384,766604182&fm=26&gp=0.jpg]()
但買車后,很多消費者都會后悔,因為大型車的油耗高,如果你的車僅僅是為了接送孩子上學(xué),上下班代步,平時乘坐人數(shù)超不過4個人,那空間大對于你來說,就是一種浪費,這種浪費,是需要你自己買單的。
![1.jpg]()
購車前,一定要確認(rèn)自己的需求,不要銷售人員推薦什么就去買什么,不虛榮,也就會少了很多消費陷阱。
行為三:為用不上的科技配置買單
這一點確實讓人奇怪,雙聯(lián)屏的車就一定比單屏的高檔么?小屏幕就一定比大尺寸液晶屏就低端么?
買車不是買手機(jī),不是屏幕越大越爽,至于雙聯(lián)屏和大屏幕到底有什么好處,估計絕大多數(shù)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僅如此,大屏幕有時候還會占空間,擋視線,會給開車帶來一些不便。
![]()
即便是設(shè)計得很好,不會給你的駕駛帶來不便,但是你想想,大屏對你來說,是不是有用,畢竟這些大屏不是廠家白送給你的,最終還是需要你買單的。
![]()
其實很多高科技配置只是廠家賣車的噱頭,并不會給車主帶來多少實際的意義,只是更有面子而已,而且科技產(chǎn)品出現(xiàn)故障,你同樣也要付出高額的維修費用。
行為四:購車加配置
對于車輛配置不滿意,就在4S店內(nèi)選擇所謂的大禮包,然后提升自己的車輛配置。
![]()
但是,往往這些配置加完后,就一直不用。如果加一些座椅加熱的配置,還有情可原,可花掉大幾千的加一個大屏幕,或者是改音響,就有點讓人不理解了。
銷售人員當(dāng)然愿意你在購車后加配,當(dāng)然會告訴你加配后你的車會高檔很多,因為加配越多他的提成也就越多,如果你錢多到怎么花都可以,那不妨升級選擇更高配。但如果你的錢只夠選一臺入門車型,那就別省吃儉用的給車上添東西了。
一句話,那些東西不值那么多錢!
鬼斗車觀點:虛榮心誰都有,偶爾虛榮一下也無傷大雅,但在購車時,如果不考慮自身條件,盲目虛榮,不止是前期要多花費,后續(xù)的費用也會讓你頭痛。
總之,不虛榮就不怕陷阱,明知道那些是冤枉錢,就不要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