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人在購車的時候,都會為自己的愛車上保險,畢竟開車上路誰也不知道會發(fā)什么。為愛車上保險不僅自己開車的開放心,愛車也有個保障,至少發(fā)生事故時,理賠能減少一些損失。但車輛保險理賠也要注意一些誤區(qū),不然等到車輛發(fā)生事故要求理賠時,吃虧的可是自己。車輛理賠這6大誤區(qū)你可都知道?
誤區(qū)一:交強險最高可賠12.2萬元
交強險屬于責任保險,保障的是車主對第三方人身和財產(chǎn)的法律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參加了保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幫你賠的是對方的損失而不是自己的。對于交強險賠償限額的12.2萬元,很多人都誤解為是所有損失費用相加,但事實上,交強險的賠償是按項目計算的12.2萬元的限額。
![]()
有責賠償限額如下: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無責賠償限額如下: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元人民幣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元人民幣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100元人民幣
![]()
誤區(qū)二:全險不等于全賠
全險包括交強險、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保險、不計免賠險、盜搶險、自燃險等主要險種。但全險并不意味著所有損失保險公司都會賠付,例如車輛在收費停車場或者營業(yè)性修理廠中被盜,保險公司不負責賠付,因為保險公司認為放收費停車場所的車輛,停車場有責任保管車輛而保險公司不必負責。若保險車輛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駛致使發(fā)動機損壞的,也屬于責任免除。
![]()
誤區(qū)三:心存僥幸未續(xù)保
有些車主在交強險過期后認為自己不會那么背而拖延續(xù)保時間,但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在沒有續(xù)保的時間內(nèi),若發(fā)生交通事故,或者發(fā)生事故的駕駛?cè)瞬皇擒囍鞅救?,車主沒有任何責任,也要在交強險12.2萬元的限額內(nèi)與駕駛?cè)顺袚B帶責任超出交強險限額的部分,再由駕駛?cè)顺袚鄳?yīng)責任。![]()
誤區(qū)四:一出事故就理賠
車輛出了事故,大部人都是直接報保險,但一出事故就報保險的話并不劃算。因為車輛出險會影響來年保費的打折或上浮,一些輕微的事故報保險并不一定劃算。像事故較小,修理費用只要兩三百的話,就不要理賠了。因為,如果車輛理賠3次以上,就不能再拿到折扣了。
![]()
誤區(qū)五:先修理后報銷
有些不了解理賠程序的車主,在車輛出險后不是先向保險公司報案,而是將車輛修好后再找保險公司保險費用。事實上,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出險后應(yīng)先報案,并拿到交警開出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在交警處理好事故后,車主再向保險公司報案,車輛定損后才進行修理,最后提交憑證、賠付。先定損后修車可以保證自身利益,因為如果車主自行將車輛修好然后再理賠,保險公司認為維修費用高出定損費用的話,其中的差價將由自己承擔。
![]()
誤區(qū)六:有車險隨意定責
在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會根據(jù)責任,確定免賠比例,如果你沒有購買不計免賠險的話,這部分費用就要自己承擔。理賠依據(jù)則是交警出具的責任認定書。對于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公司根據(jù)車主承擔的責任輕重,制定了不同的賠付比例。所以,并不是所有車險保險公司都會陪,在沒有達到保險公司制定的賠付比例時,可能你承擔的責任越大,損失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