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2020年最后一天的消息顯示,根據成都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總隊的近期調查結果,“成都半月查處網約車違規(guī)案226件,T3、滴滴占一半”,這引起了交通監(jiān)管的極大震動。
消息尤其提到,“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已商請成都市市場監(jiān)管局,針對T3、花小豬等網約車平臺公司涉嫌存在的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壟斷等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并依法嚴處。”
實際上,在元旦之前(12月24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就表示,“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yè)還將進一步深化交通運輸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強化交通運輸領域的反壟斷。”
反壟斷是近期的一個熱詞,作為2021年經濟工作的關鍵詞之一,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并明確“完善平臺企業(yè)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guī)范”,“加強規(guī)制,提升監(jiān)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因此這次,作為地方交通監(jiān)管部門的成都市交通局,把反壟斷的目光鎖定到T3、花小豬上,也是題中之意。那么,后者“涉嫌存在的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壟斷等違法行為”的具體行動何在?
與喜歡吃欺頭的消費者思維不同,與鋪天蓋地的正面宣傳也不同,“青橙汽車”近期推出的一條《T3出行難講“武德”》,可以窺出端倪:“如果說目前的T3向眾人展示出這家公司的出行速度,那在1個月前,其則向市場展現出T3專有的出行態(tài)度——這家連拒兩次工信部整改的出行公司,在百度搜索指南中甚至找不到一絲曾被工信部下架的痕跡?!?/p>
青橙的文章特別指出:“T3APP下架,這一在整個市場都掀起輿論的新聞,唯獨當事人仿若絲毫不知般,一沒整改,二不回應?!逼浒翄芍?,輕慢之勢,由此可見一斑。
而早在2019年8月,“營運車觀察家”就已發(fā)現并發(fā)問:T3出行“0元打車”是否存在惡意競爭——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運營,是否存在擾亂市場秩序的嫌疑呢?
T3依舊沒有回復,繼續(xù)它的套路繼續(xù)開城。
翻一翻T3的履歷,在網約車的江湖里,它有著這樣金燦燦的title:“作為一家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yè)共同打造的智慧出行平臺,T3出行被譽為中國網約車出行行業(yè)中的國家隊”。
是不是“國家隊”不作評論,顯而易見的倒是:燒錢模式+搶占市場份額的互聯網資本屬性。
2019年3月,東風汽車、一汽、重慶長安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互聯網企業(yè),在南京正式簽訂合資協議,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
媒體報道顯示,T3出行股東包括:蘇寧投資、東風汽車、一汽、長安汽車、深圳市騰訊從新出行、深圳世嘉利資產管理、杭州阿里巴巴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無錫飛葉投資、咸寧榮巽智慧出行產業(yè)投資基金、南京恒創(chuàng)云智網絡科技、南京領行。
國內頂級互聯網巨頭,幾乎悉數亮相其間。
這不能不讓人想到他們伸向菜市場的手。是啊,別人家的互聯網巨頭追求星辰大海,一會兒特斯拉,一會兒放火箭。咱們家的天天琢磨一把白菜蘿卜、一趟交通出行,與引車賣漿之流爭奪蠅頭小利。
先是低價傾銷,進而一家獨大,然后收割回補,誰都能看懂的資本游戲,扮什么互聯網科技的大尾巴狼呢。
作者:雷羽
編輯:任然
往期精選
掃碼關注我們
“那些商業(yè)leader”投稿與合作熱線
關老師:155836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