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發(fā)小,在某大型平行進口車銷售公司工作,據他描述轎跑型SUV是令他們公司最為頭疼的車型。以寶馬為例,一輛暢銷的X5進貨時往往要搭配一臺X4和X6,每賣掉一臺X4或X6,銷售獲得的獎勵甚至是X5的數(shù)倍。然而即便如此,蓄車場或港口倉庫里大片的X4、X6還是堆積如山。簡而言之,在豪華品牌領域,中國消費者對轎跑SUV這個“另類”車型并不買賬。
早在今年6月,斯柯達公布了旗下柯迪亞克GT車型的渲染圖,夸張的溜背、立體的腰線以及碩大的輪圈給我?guī)砭薮蟮囊曈X沖擊。沒錯,這正是一款我口中“中國消費者不買賬”的車型,湊巧的是這款車的試駕邀請函悄悄地出現(xiàn)在我郵箱里。那么試駕過后,這輛柯迪亞克GT會不會成為轎跑SUV中的一個特例呢?
改變,不止砍掉半個“屁股”
既然GT前面帶著柯迪亞克四個大字,那么就離不開和其原型車的對比。雖說半年前的渲染圖讓我異常驚喜,但見到真車時還是略感失望。原因很簡單,渲染圖中很多線條、輪廓都進行了刪減,讓其從車頭上看和一臺普通的柯迪亞克似乎區(qū)別不大。但當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車頭保險杠上的下部進氣格柵做出了改變,上挑的嘴角形成一張笑臉。
湊近再仔細看,原本封死的前保險杠在GT車型上竟然出現(xiàn)了一個空氣導流槽。從車頭向內望去能直接見到輪胎,這種設計常見于跑車,可為前制動系統(tǒng)提供更為優(yōu)良的散熱環(huán)境,不愧對于GT的稱號。
雖說是GT車型,但并沒有像X4、X6亦或是GLE Coupe一樣從側面一看就能分辨出來。D柱的傾斜程度并不是很夸張,如果不是后視鏡下方的紅色醒目GT標識,90%以上的路人根本分辨不出它和普通版柯迪亞克的差別。但好不好分辨是一回事,增大D柱傾角后這輛GT看起來比普通版更加洋氣,可以說設計師的這一小小改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奇效。
尾部粗粗一看是不是也沒啥變化?別急,細節(jié)的調整還是很多的,例如兩個能塞進拳頭的粗壯排氣管分布兩側,符合中國人的傳統(tǒng)審美,而在普通版斯柯達上排氣管采用隱藏式設計。車尾原本的斯柯達logo也順應潮流變成了“SKODA”字母,說不上哪個更好,但也算是一種改變,至于尾燈也有不小變化,原本C字形的樣式變成了L型,更富運動感。
拉開車門進入車內,兩張一體式桶型運動座椅最為吸睛,采用的棕黑雙色搭配也很有戰(zhàn)斗氣息。配合白色縫線有一種坐進沃爾沃Polestar的錯覺,非常符合其GT車型的定位。但實話說,這兩張座椅的樣式比效果更唬人,側向固定支撐并不足,高速過彎時依然抵擋不住強烈的橫向加速度,和真正的運動座椅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記得斯柯達全系車型老套又過時的綠色背光儀表盤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在柯迪亞克GT車型上終于將其換掉了,而繼任者正是來自大眾的這套全液晶儀表盤。雖說界面并沒有很大變化,并且在途觀L等車型上早就見過,但實際體驗起來,相比傳統(tǒng)指針式其顯示的信息量大了很多,和中控屏幕互聯(lián)后還能將導航等信息直接投射在儀表盤中央,非常方便實用。更重要的是隨著這塊科技感十足的液晶儀表投入使用,車內整個氛圍直接上了一個新臺階,通俗來說變得更加高檔。
后備箱空間的改變相信是大家最關心的地方,這臺柯迪亞克GT車型后備箱入口寬度和縱深保持了普通版一貫的“大”,但由于D柱傾角的設計,還是對后備箱空間的高度產生了一定影響。從圖中可見,日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要放置長方體的箱子或盆景等不可倒置的較高物品就無能為力了,相反普通版柯迪亞克由于后備箱高度未受D柱干擾因此對行李高度沒有太多限制,這也算是GT車型為了美麗付出的代價吧。
這還是一臺熟悉的柯迪亞克
上面的篇幅講了很多這臺GT車型與普通版柯迪亞克之間的區(qū)別,那么作為一臺SUV,和一眾競品比起來它又有怎樣的優(yōu)勢呢?重新審視柯迪亞克GT的中控,雖然從MIB車機、空調控制區(qū)甚至帶有DSG的換擋桿都帶著濃濃的大眾風味,但不得不說這套中控用起來非常順手,即便是從沒開過柯迪亞克的駕駛者,只要很短時間就能完全適應,學習成本非常低。
而實用性也是斯柯達一貫的精髓所在,例如副駕前方的這個儲物盒,除了傳統(tǒng)膝蓋部位有一個之外,在上部還有一個容積不小的儲物盒,塞下四瓶600毫升的農夫山泉問題不大。下部儲物盒由于受到CD機的干擾,儲物空間受限,但放置2瓶礦泉水也綽綽有余。
至于后排乘坐空間,則是斯柯達全系車型一貫的強項了。前排調至合適位置,身高173cm的我還擁有一臂左右的腿部空間和一拳半左右的頭部空間,換句話說身高在190cm以內的乘客都不會對柯迪亞克GT的內部空間有太多抱怨的地方。
作為一臺頂配搭載四驅系統(tǒng)的車型,后排中央凸起在所難免,但相比奧迪A4L等碩大的凸起,這臺柯迪亞克GT可以說控制在了非常合理的范圍內。高度和寬度與一瓶330ml的礦泉水瓶差不多(高約為10cm),滿載5人時即便坐在后排中央的乘客依然能將腳非常自然地橫跨在地臺凸起兩側,而不用像騎馬一般別扭。
當然作為一臺中型SUV,柯迪亞克GT對后排乘客的照顧也不會少。空調出風口、USB充電接口以及儲物盒一應俱全,滿足日常使用完全足夠。只是如果再加個可以控制冷熱的后排分區(qū)空調就再完美不過了,而考慮到成本沒有配備也完全可以理解。
開起來還是濃濃的大眾味兒
很幸運這次試駕車分到了一臺330TSI車型,為何說幸運呢?因為相比380TSI帶四驅的頂配,330TSI才是真正的走量車型,也是眾多買家最為關心的車型之一。這臺330TSI可不像之前大眾一樣搭載的1.8T發(fā)動機,而是換裝了低功率的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37kW,最大扭矩320Nm。和發(fā)動機匹配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并且沒有搭載四驅系統(tǒng),那么低功率發(fā)動機且沒有四驅的柯迪亞克GT開起來還是一臺GT嗎?
首先從點火啟動掛入D擋的那一刻開始,蒙著眼睛都知道這是一臺大眾車,那種感覺簡直太熟悉了。輕踩油門車輛緩緩駛出,車頭指向算不上靈敏但也不遲鈍,在多急彎的山道上可能有些跟不上節(jié)奏,而一旦駛入平緩的城市路況立馬就表現(xiàn)地游刃有余,非常適合日常駕駛。
這臺第三代EA888發(fā)動機雖說是低功率版本,但即便是在D擋模式下,深踩油門依然能獲得足夠的推背感。而切入S擋,換擋時機被強行延后,換擋轉速拉升至4000-5000轉/分鐘,動力表現(xiàn)還有一個不小的提升,個人認為它已經能滿足95%以上駕駛者日常對動力的需求。至于油耗,我們并未對其嚴格測量,只是經過100多公里山路、高速、省道等路況的測試,表顯定格在11L/100km。
寫在最后
柯迪亞克GT的售價在本次廣州車展上已經公布,18.99萬元-26.99萬元,基本和普通版柯迪亞克處于同一水準。然而相比普通版柯迪亞克,溜背車身、液晶儀表盤、一體式賽車座椅等配置都首次出現(xiàn)在柯迪亞克車型上??梢娍碌蟻喛薌T推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吸引年輕消費群體,而普通版柯迪亞克則繼續(xù)深耕7座中級SUV市場。因此,與其說柯迪亞克GT是個全新車型,還不如說它是對現(xiàn)有柯迪亞克車型的補充。當然,如果實際終端價格能跟普通版柯迪亞克一樣有2-3萬元左右的優(yōu)惠,那即便在如今的車市寒冬,柯迪亞克GT想要成為熱銷車型的可能性也很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