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清平樂》劇照
現(xiàn)在,流行這樣一句非常時髦的話: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要靠勞動\智慧\勤奮。
許多人把這句話當做贊嘆、贊賞、贊美。誠如斯乎?
對于靠天吃飯、靠山吃飯、靠海吃飯、靠雙手吃飯、靠勞動吃飯,我們都耳熟能詳,也很好理解。然而,對于這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可就需要費一番琢磨了。
從經(jīng)濟學意義上講,靠臉吃飯——用臉換飯吃,本質上是交換經(jīng)濟的一種商業(yè)表現(xiàn)。即經(jīng)濟活動的主體,把各自擁有的物品在他們之間進行交換,或者說把社會的總資源和總產品在各個經(jīng)濟主體之間進行重新分配,以使社會利益得到最大滿足。
所以,靠臉換飯吃,無外乎三種情況:
一是臉大,所謂三張紙畫個人頭,好大的臉面??磕槾缶湍艹燥垼追Q刷臉卡。刷臉卡很拉風,只吃不買單、只刷不買賬,洋盤得很??裳蟊P的背后,官者刷了臉吃了飯,就要替別人辦事;商者刷了臉吃了飯,就要還之以業(yè)務回報;媒者(無論是媒婆,還是媒體人)刷了臉吃了飯,就要替人鼓之吹之足之蹈之……《詩經(jīng)》中說“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便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口靠臉換來的飯,好不好吃、好不好咽、好不好消化?估計就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
二是臉厚,所謂“臉皮厚厚的,吃得夠夠的”。譬如那個驕其妻妾的齊人,就是憑臉厚換吃飯的代表——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到墳壩里向喪家要祭品吃);再如漢初三杰的淮陰侯韓信,貧賤時曾乞食于漂母,竟還好意思連續(xù)吃了數(shù)十日,空口白話說什么以后報答,惹得漂母大失所望:“大丈夫不能自食,還望報乎?”
當然,現(xiàn)在靠臉厚換飯吃的,既有那些游走在都市街頭賣慘、賣病、賣殘、賣瘋、賣傻的職業(yè)乞丐,也有扶貧干部幫也幫不好、扶也扶不起的賣窮、賣難、賣苦,并伸手要媳婦的職業(yè)窮人;還有網(wǎng)絡直播平臺上,那些涂脂抹粉、搔首弄姿、舞動裙裾的職業(yè)主播,她們要鮮花、要游艇、要火箭,被戲稱為“網(wǎng)絡乞丐”……這口飯憑臉厚要來容不容易呢?
也著實不易。曾記否,當初晉公子重耳落魄,乞食于鄉(xiāng)野,結果農人給了他一個土塊。
三是臉美,所謂“生了一張老天爺賞飯吃的臉”??蛇@碗飯要是不靠勞動\智慧\勤奮,究竟怎么吃呢?是的,有的人已經(jīng)吃到了,而且吃得爭先恐后、吃得爭風吃醋、吃得爭芳斗艷……宮略、宮心計、步步驚心、愛情保衛(wèi)戰(zhàn),使出渾身解數(shù)、吃得煙火流星。許多被各種心理驅動,被各色人等點贊為“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人”,也半推半就地步入到這波洪流之中,結果,直給一眾看客流下了多少上當受騙、半途而廢、紅顏易老、始亂終棄的香艷美談。
這碗看似容易并盛滿紅酒、紅海鮮、紅木家具的青春飯,許多男人也想端起來。記得那個著名的段子么: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所以,靠臉就能吃到的飯,也不是什么好飯。當你聽到“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要靠勞動\智慧\勤奮”的時候,就要警惕——此人此時此論,究竟懷揣何意?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既然可以靠勞動\智慧\勤奮吃飯,為什么要靠臉呢?
一碗人間煙火飯,幾曾無限靠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