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車太近有多危險,7個接連相撞的汽車一定會給你答案……
近日,安徽六安高速上一大貨車因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導致7車連續(xù)追尾。所幸事故僅造成車輛損壞及部分車輛內(nèi)駕駛員和乘客輕傷。經(jīng)交警調(diào)查,判定事故原因為最后方的大貨車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承擔本次事故全責。
據(jù)測算,從駕駛人發(fā)現(xiàn)前方緊急情況到大腦支配手腳進行操作,再到將車完全停下,整個過程大約共需1.5秒!如果行駛速度為100km/h,1.5秒就是42米。42米約等于14層樓的高度或10輛汽車的長度!
路上越來越堵,汽車啟停頻繁,跟車越來越成為技術活。如何保證安全又不被加塞?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正確的跟車方法吧!
在路況暢通的情況下,跟車的安全距離與車速一致即可。在擁堵路況時,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為了防止加塞兒,通常情況下都緊跟前車,車距往往不足3米,車速也相對較低。因此在跟車時需要緩慢地踩油門保持車速平穩(wěn),并做好隨時剎車的準備。
高速公路跟車最重要的是速度、距離和視野。跟車時,車距保持在100米左右,車速保持120公里/小時以下。高速路上會有很多變動,需要靈活處理。
跟車時,如果發(fā)現(xiàn)前車突然變道或停車,一定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加速超車,最好是跟隨變道。因為前車視野更為寬闊,可能提前發(fā)現(xiàn)了前方道路的緊急情況或障礙物等,因此才變道。后車如果加速超車或者不變道,那就有可能出事故。
開車走高速,除了看前車外,還要觀察后方車輛。一旦發(fā)現(xiàn)前車剎車燈亮起時,自己除了要剎車之外,最好開雙閃和響笛,提醒后車注意,讓后車做好準備。如果是自己需要急剎,一定要立即開啟雙閃燈提示后車減速。
車輛突然爆胎失控、超車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輛車突然冒出來、前車扔垃圾……諸如此類的情況在高速路上會經(jīng)常遇到。首先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慌;二是控制好車速,切記不要盲目打方向盤。最后是對周圍車輛動態(tài)有清晰把握后,再找合適的方向躲避。
上坡路跟車:上坡路車速較慢,可以適當縮短跟車距離。如果前車忽快忽慢,可以掛低速擋,勻速跟車,但在前車停車時應拉大與前車的距離,以防停車時起步后溜。
下坡路跟車:要適當延長兩車間距。因下坡時車身重量會形成一種向下的推力,加快行駛速度,制動距離延長,如果跟得太近,前車緊急制動時很容易造成追尾。
由于出租車經(jīng)常在路邊停車載客或下客,倘若在駕駛過程中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
如果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現(xiàn)前方有大車,在跟車時候需要加大跟車的距離,車距足夠再超車,不然會產(chǎn)生視野盲區(q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由于外地車輛不熟悉道路,容易出現(xiàn)剎車、急轉彎并線的情況。因此在駕駛過程中碰到了外地車輛,要慎重跟車。
新手在駕駛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速度忽快忽慢,起步停車動作遲緩,超車變道猶豫不決,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如果遇到新手駕駛,切記不要鳴笛催促,可能會讓其緊張導致操作失誤。
普及保持安全車距的重要性時,很多車主表示:我是想保持安全車距,可是稍不注意就會被其他車輛加塞兒,心累啊…… 今天小編跟車友們說說“加塞兒”那些事~
有人認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遇到加塞兒,沒有原則的退讓只會讓不守規(guī)矩的人越來越橫行霸道。因此,應堅決抵制故意加塞兒的行為,文明行駛,安全第一!
讓速不讓道:遇到加塞兒,盡量不要用打方向“閃躲”、變換車道的方法讓道加塞車。因為突然進入其他車道,極容易引發(fā)嚴重事故,違規(guī)變道的你可能還要負上事故的主要責任。因為別人違規(guī)加塞兒而拿自己的安全冒險就很不值。讓速的正確方法是:剎車降低車速讓對方進入車道,即使剎車不及也不要亂打方向變道,就算被碰到了也是對方負全責。
保持車道行駛,屬于正常通行,因旁道車輛加塞而導致汽車發(fā)生相撞事故,責任在對方,您無需負責。說到底,首先保證您合法行駛。
如果開車時與前方車輛間距過大,很可能會給一些沒素質(zhì)司機制造加塞兒的機會。為了避免被加塞兒,在確保安全車距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跟緊前車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加塞兒。
被加塞兒很多時候都是駕駛員沒有警覺,周邊的車輛看到你動作稍有遲疑就立刻插進來,所以我們還需要隨時觀察周圍車輛的位置和距離,尤其是周邊車輛前車輪的變化,是否有轉向的意圖。當發(fā)現(xiàn)對方有加塞兒意圖時,鳴笛提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對方在加塞變道時,心理也會猜想旁車是否會讓行。
![]()
![]()
鑫錦匯名車升級/錦匯奧迪專修-深圳市,服務于汽車維修保養(yǎng)、深圳汽車漆面鈑金修復噴漆、汽車漆面外觀翻新、汽車全車油漆改色、深圳汽車維修、汽車保養(yǎng)、汽車道路救援、養(yǎng)車從你我開始,不是未來,而是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