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型:奇瑞新能源螞蟻 高能Pro版
補貼后指導價:16.98萬元
駕仕指數(shù):65%
提到奇瑞新能源螞蟻的時候,可能部分人會像我一樣想到奇瑞小螞蟻。在試駕時,我發(fā)現(xiàn)螞蟻車尾的標識是eQ5,而之前的小螞蟻是eQ1。在捋清楚車名關系后,先說下我對這款車的看法:
奇瑞新能源@LIFE平臺的“超輕量化全鋁合金架構”骨骼驚奇,硬生生的為電動車血統(tǒng)的螞蟻減重成功。整車在續(xù)航510km的情況下,整備質量控制在1760kg。當然,再加上eQ1等作品,這門鋁合金的技藝,奇瑞可謂成功的做到了低成本化。對比之下,續(xù)航500km左右的同級車型,大多重量在1800+kg。另外,有效的電控策略和超長的軸距,分別為提升續(xù)航和提升車內舒適度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樣一款純電動SUV,即便骨骼驚奇在內,但第一眼,就知道它不普通??吹酵庥^的瞬間,肯定會被它的前臉所吸引。日間行車燈扁平的布置在發(fā)動機蓋上,內有3條橫向布置的LED燈帶。一條貫穿前臉的鍍鉻飾條,連起兩頭的前大燈。再配合下方的霧燈,在光線弱時,前臉顯得還有幾分兇悍的氣息。
值得一說的是,整車使用了非常多意味著清潔能源的風力發(fā)電的風車形狀細節(jié)設計。比如在前臉的LOGO周圍,前臉下部保險杠,輪轂,后尾燈,車尾底部保險杠,車內氛圍燈。目前來說,風力發(fā)電是對環(huán)境最友好的電力來源之一,奇瑞新能源這種設計手法,也是一種對環(huán)境保護的表態(tài)。
車身側面,整個的型面十分飽滿,同時又具有力量感。車頂和車窗的鍍鉻飾條,增加精致感。車身下部的深色包圍,又能有效的提升整車側面的流暢度。輪轂不僅樣式獨有意味,而且采用了熏黑處理,質感不錯。
車尾的尾燈在幾天的試駕中,印象尤為深刻。兩側羽狀后尾燈,在貫穿燈條的連接下,辨識度非常高。在高速和市區(qū)擁堵路況下,能輕易地找到車隊的其他車輛。另外,車尾的幾條折線其實是抬得很高的,而且倒角很具意象化,很有概念車的感覺。
進入車內的感覺就比車外觀平和了許多。淺色的軟塑料內飾,淺色的打孔皮質座椅,配上淺色木紋飾板,啞光鍍鉻飾條,基礎氣息很有居家感。再加上儀表盤和中控顯示兩塊大屏的結合,以及帶有科幻氣息的擋把的組合下,新能源車型強調的科技氛圍就搭配而成。
得益于專為電動車開發(fā)的平臺,前后懸較短,且本來就有2830mm的軸距,所以車內的乘坐空間是非常不錯的。另說一個有趣的事,按傳統(tǒng)的軸距標準劃分,螞蟻這比漢蘭達還長的軸距,讓它在一些網站上被劃分到中型SUV的序列。后備箱部分,也夠滿足日常使用,在這次的長途自駕的車隊中,我最多看到4個登機箱豎著放在后面,另加若干背包。另外車門上的儲物槽、中央扶手箱、換擋區(qū)域下方的儲物槽等,都各種方便置物。
智能配置方面,語音控制、導航、在線音樂等等主流功能都具有。駕駛輔助方面,也基本做到了L2級別??上в捎谶@批試駕車并非最后的量產版本,因此未能體驗到最終的狀態(tài)。不過這里可以提個小建議,低速下的行人提醒聲,可以換一個低頻一些的。
駕乘感受方面,僅能對此次試駕的車型做出分析。亮點在于車重控制住后,懸掛調節(jié)更加的游刃有余。再加上奇瑞的技術加持,中低速下,面對細小的顛簸,螞蟻處理得比大部分新造車勢力的電動車更佳。在更復雜的路況和更極限的情況下,懸掛則還有提升的空間,要做到跟奇瑞自家的燃油車同水平仍需努力。另外,加速和剎車控制的表現(xiàn)有些波動,因為不是最終量產版,所以此處也不再贅述。
動力輸出的感受部分,ECO模式盡量在往燃油車的加/減速感受上靠。這種策略在駕仕派自購的威馬EX5到店進行電控升級后,也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好處是使駕駛更為輕松自然,且有效增加續(xù)航里程。切換到SPORT模式后,加速則明顯更加刺激,好在全力加速時動力輸出控制得不錯,試駕全程沒有遇到響胎的情況。三檔能量回收,體會下來感覺在80km/h以下用中、低檔,以上用強檔,在起到一定減速的作用下,介入也比較自然。
試駕3天,從國道到高速,從云南文山到廣西靖西,南寧,北海,每天行程300km以上。除第一天云南早晨氣溫較低外,其他路程溫度都較為宜人。續(xù)航表現(xiàn)非常不錯,第一天實際里程與表顯續(xù)航里程之比,做到了102%。后續(xù)高速路況,在100-120km/h時速巡航的狀態(tài)下,到達酒店仍有較為充裕的剩余續(xù)航里程。螞蟻是我駕駛過的純電動車中,除開駕駛因素外,電控做得較好的車型之一。
駕仕總結:
作為一個實力派,奇瑞新能源螞蟻的內在下了很大的功夫。從架構到電控,再到底盤調校,在同級車型中做到了從硬件到軟件都較為領先的優(yōu)勢。如果你更在意的是整車品控、駕乘基本素質,可以到店體驗后再作出選擇。
文/圖|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