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有車試駕】雪佛蘭開拓者作為一款擁有5座和7座布局的中大型SUV,它以個性的外觀、實惠的價格以及超大的空間,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而作為一臺城市SUV,雪佛蘭開拓者部分車型也配備了適時四驅系統(tǒng),那么這套四驅系統(tǒng)的表現怎么樣呢?今天我們來到了青泉贏睿汽車運動主題公園越野場地,來看看這套四驅系統(tǒng)在實戰(zhàn)中的表現。
此前,我們已經對雪佛蘭開拓者5座、7座車型進行了詳細解讀和評測,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相關車型欄目中自行查閱。
車型信息
四驅性能表現不俗
雪佛蘭開拓者全系均搭載的是一臺2.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237馬力,最大扭矩為350牛·米,與之匹配的是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在性能方面,這臺整備質量2噸左右的中大型SUV還是有些底氣的。
(后橋動力分配結構圖)
四驅系統(tǒng)方面,雪佛蘭開拓者搭載的是一套適時四驅系統(tǒng),這套四驅系統(tǒng)可以通過手動進行兩驅、四驅切換。除此之外,這套適時四驅系統(tǒng)在后橋兩側分別配備了一個多片離合器,用來對左右后輪扭矩在100:0-0:100之間進行分配。
駕駛模式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模式旋鈕在兩驅、四驅、運動以及野外(土路)模式進行切換。懸掛方面,開拓者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掛的組合。
輪胎方面,雪佛蘭開拓者采用的是米其林LATITUDE SPORT 3高性能輪胎,這是一款主打干地抓地力、濕地排水性的運動操控性輪胎,輪胎規(guī)格為265/45 R21。
本次試駕活動共有越野穿越和場地試駕兩個大項,共9個測試項目。其中越野穿越包括40度坡、涉水路、側坡、炮彈坑、顛簸路共5個項目。而場地試駕包括麻繩路、緊急變線、滑輪組、房車拖拽共4個項目。
我們先來看一下搭載了Txin-Clutch智能適時四驅系統(tǒng)的開拓者在越野穿越中的表現。第1個項目是40度坡測試項目,其主要考察的是的攀爬能力以及穩(wěn)定緩慢下坡的能力,而坡道上的碎石則是對四驅系統(tǒng)、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的考驗。在智能四驅系統(tǒng)、全路況駕駛模式、上坡輔助以及陡坡緩降功能的加持下,開拓者通過還是非常輕松的。
第2個項目是涉水路的測試項目,主要考察的是車輛進氣口位置、底盤高度以及輪胎的抓地性能。得益于更高的進氣口設計以及21英寸的米其林LATITUDE SPORT 3高性能輪胎出色的抓地力以及排水性,在水位合適的情況下,開拓者也順利通過了考驗。當然,在我們日常野外通過涉水路段時,必須做到一探二看三通過,一定要先確定水坑深以及水坑下方的路面情況,然后保持油門穩(wěn)定,緩慢通過。切忌速度過快導致水花進入進氣口。
第3個項目是側坡,顧名思義就是在橫向通過斜坡路段時,車輛左右兩側產生比較大的高度差,它主要考察的是車輛懸掛系統(tǒng)的支撐性以及車輛剛性。通過這樣的路段時也需要緩慢通過,并保持動力持續(xù)輸出。如果出現打滑現象,應立刻打方向盤,向坡底方向前進,以避免發(fā)生側滑、翻車等失控局面。開拓者底盤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掛,其懸掛支持的穩(wěn)定性較為出色,而且五連桿式獨立懸掛的操控性也更強,輕松通過。
第4個項目是炮彈坑,這個項目可以說是我們在野外越野經常遇見的路況,它主要考察的是車輛底盤的通過性以及在野外通過交叉軸時,車輛有附著力車輪能否有效幫助車輛脫困,開拓者在整個行駛過程依舊顯得非常輕松。
第5個項目為顛簸路,其主要的是考察車輛在經過顛簸路段時,懸掛對于顛簸的處理能否為車內乘客帶來舒適的乘坐體驗。從表現來看,開拓者這套懸掛系統(tǒng)在處理小的顛簸時,表現出色,在保留路感的同時,乘坐舒適性較為不錯。而在經過較大坑洼路面時,車身也不過有太多余的晃動,車輛的整體性表現出色。
來到場地試駕,我們試駕的第1個項目就是麻繩路,它的作用更像是日常的顛簸路面,不過在人為的干預下,麻繩路面的顛簸密度更高更頻繁。而且由于麻繩有一定的滾動,形成了打滑效果,所以這個項目除了考察車輛的舒適性外,也對四驅系統(tǒng)對于車身滑動的穩(wěn)定性提出了考驗。經過測試之后,得益于偏舒適的懸掛調校,開拓者的駕乘體驗在同級別車型中都屬于一個比較舒適的水準。而且無論是車身姿態(tài)還是方向盤的反饋,車輛通過狀態(tài)非常穩(wěn)定。
場地試駕的第2個項目為緊急變線,亦可稱之為麋鹿測試。其主要考察的是車輛在極限操控下的精準性以及穩(wěn)定性。經過實測,在無制動麋鹿測試中,開拓者最高時速為60km/h,對于一臺中大型SUV來說,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
場地試駕的第3個項目就是滑輪組了,其主要展示的是車輛的交叉軸通過能力。從動圖我們可以看到,在智能適時四驅系統(tǒng)和電子限滑系統(tǒng)的介入下,開拓者的脫困過程還是比較輕松的。
場地試駕的第4個項目是房車拖拽,該項目除了為我們展示了開拓者擁有拖掛房車的能力外,更多的是展示其所搭載的340全景影像功能,在該功能的加持下,可以更好的在拖掛房車的狀態(tài)下,進行倒車入庫。
外觀、內飾回顧
關于雪佛蘭開拓者的外觀、內飾,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在這里我還是想簡單的進行一些回顧。首先,作為一款中大型SUV,它的前臉設計非常有科邁羅的味道,兇狠的造型讓人過目不忘。
我們試駕的是RS版本車型,因為只有RS版本車型才配備有適時四驅系統(tǒng),前中網“RS”兩個紅色的字符也非常醒目。
上方的LED日間行車燈的造型確實是有“大黃蜂”的味道,下方霧燈區(qū)域則是遠近光一體LED頭燈。
第一眼看到開拓者車身側面的造型,繼承了美系SUV一貫的肌肉感,不過細品后,你會發(fā)現一些不一樣的設計。它在C、D柱之間采用了上揚的線條,營造出了“俯沖”的視覺效果,看起來更運動。車身尺寸方面,開拓者長寬高分別為4999*1953*1736mm,軸距為2863mm。
車尾部分相比車頭,就顯得“低調”了許多,不過箭翎式的尾燈還是有著非常高的辨識度。下方雙邊共兩出的真排氣設計,也帶來了不錯的運動感。
開拓者的內飾設計也借鑒了科邁羅的設計,尤其是將空調調節(jié)旋鈕與出風口開關集成在一起的渦輪狀空調出風口,與科邁羅的設計完全一致。除此之外,像空調出風口的布局、懸浮式中控屏等等,都能看到科邁羅的影子。
空間方面,此前我們已經對7座版開拓者進行了詳細的空間測試,前排、第二排、第三排以及后備廂空間實測數據如圖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開拓者第二排、第三排座椅靠背均支持按比例放倒,而且放倒后可實現純平,后備廂空間可拓展性非常出色。
寫在最后
與我們常見的智能四驅不同,雪佛蘭開拓者的智能四驅系統(tǒng)的兩個多片離合器分布于后橋左右兩側,分別對左右后輪進行控制。除此之外,在兩驅模式下,這套系統(tǒng)也會在前橋部位對動力進行切斷,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而且通過場地試駕以及真實的越野穿越之后,也確實證明了開拓者的這套四驅系統(tǒng)是有一定的越野能力的。再加上大7座、高顏值的外觀等元素,它確實有著非常不錯的硬實力。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