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人生的第一輛車,講究真不少
對于預(yù)算5萬左右,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購買二手車,大家通常會推薦小型車或緊湊級車。原因是:年份相對近,車況靠譜些,不會老因為修車耽誤事; 中、低端入門級的車型,維修、保養(yǎng)及油耗等使用成本相對低,養(yǎng)車負擔不大。
但更年輕的一代,正在邁入工作崗位,這些理由似乎開始不匹配需求了。以元寶年初招聘來的小伙為例:作為1998年出生的小哥哥,他其實對首輛車期盼蠻多的,最主要的是面子、空間和動力,天天送女朋友回家,不想因為車檔次低跌份兒(可能有朋友吐槽虛榮,但生活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為了面子在忙活)。
同時,經(jīng)常機場接送客戶,空間也要大一些,后排坐3個人的話,緊湊級車并不是太充裕,而且動力還要有勁兒些,年輕嘛,都喜歡深踩油門,蹦蹦加速。想要有里有面兒,需要一輛中級車來解決,但5萬多的預(yù)算多少有些尷尬。
一、日德系是主流,美韓系總被遺忘
購買二手車,大家貪的就是性價比,在中級車的選擇上,由于銷量、口碑和保值率的關(guān)系,日系的凱美瑞、雅閣、天籟和德系的邁騰、帕薩特,絕對是首先要考慮的,但正是因為“值錢”,在相對有限的預(yù)算內(nèi),我們很難找到車況稱心的。
![]()
5萬多元,凱美瑞和天籟的車齡基本要從2006/2007年開始,車齡久,即便是日系,穩(wěn)定性也是很難保障的,內(nèi)飾破損、漆面差、燒機油的情況很常見;帕薩特和邁騰就更不用多說了,公里數(shù)大的,燒機油的概率太大,大修下發(fā)動機就要小1萬元。
這些王牌車型當然值得買,但兜里的預(yù)算一定要夠,才能買的到年份近、車況好的。相比日后費時、費錢的整備,不如退而求其次,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還能把控下車況。
元寶給出的建議是老款君威1.6T版本。中級性價比之選當屬美系和韓系,但君威的品牌、底盤整體性和動力,要比同期的索納塔、K5好一些。同時,設(shè)計精美度又比同門的邁銳寶工整。
所以,它是在有限的預(yù)算內(nèi),比較適中的選擇。
二、超預(yù)算與貸款,為啥非找1.6T?
不過,購買君威,說道還是挺多的,入門版的2.0L版本,最大功率只有147PS,動力一般;2010款之前的2.4L油耗偏高、而且發(fā)動機比較愛滲漏;后期改款的2.4L SIDI版,油耗有所下降,但整個駕駛感受還是平順為主,小伙想要的激情,它很難提供。
綜合來說,后期的1.6T和GS 2.0T渦輪增壓版本更適合,但后者的售價通常在10萬以上,超預(yù)算太多,顯然前者更務(wù)實些,最大功率184PS,匹配6AT變速箱,售價、9.8S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和8.2L/100km的油耗表現(xiàn)(工信部),更容易被接受。
![]()
最終,他購買的是2015年的君威1.6T技術(shù)領(lǐng)先型,花了8.2萬元,回來除了更換4條輪胎,其他哪都沒動。
但這輛車的門道兒是貸款辦理。當時販子看他貸款購車,車價直接讓了0.7萬(低于市場價),但貸款的利息達8個點,手續(xù)費還有0.4萬元。小伙自己也是賣車的,知道這里面的貓膩兒,最后通過元寶店里的渠道貸款了3萬元,利息4個點,沒有手續(xù)費,但車價漲了0.2萬,一個月還款0.1萬左右,也還能負擔起。
![]()
這會功夫,銀行的貸款利息都在下調(diào),如果大伙遇到店里貸款特別高、或者有手續(xù)費的情況,可以自己咨詢中X銀行或平X銀行等,政策還是挺劃算的,有些甚至不用抵押大本及裝GPS。
而二手車市場的貸款機構(gòu),大多是下屬中介,就指著高息、GPS安裝費和手續(xù)費賺錢呢。車價給您讓點,遠比多花費的利息收益高。
三、美系中級車,跟年輕人能合拍?
最后是使用體驗,單說外觀,君威比當時同期的凱美瑞、邁騰和帕薩特,要圓潤一些,但畢竟是老車,和如今新出的沒法比,好在車身顏色是白的,沾了點青春的影子。
![]()
同時,車內(nèi)設(shè)計也比較老套,整體氛圍非常大叔化,中控的屏幕也是時靈時不靈。而且君威的中央扶手長度偏短,正常駕駛,手肘根本靠不上,但預(yù)算就擺在這里,追求高性價比,肯定要接受一些缺點。
小伙說:別克品牌還可以,起碼送女朋友回家,小區(qū)保安不會多刁難,開元寶的小威姿就不行;君威的底盤整體性很好,濾震處理的很細膩,有好幾次忘記剎車,正常通過減速帶,并沒有想象中的顛簸;君威的變速箱有些傻,經(jīng)常是油門踩下去以后幾秒,慢悠悠的降擋,初段的加速表現(xiàn)不錯,但到了中后段,速度100km/h再往上,加速的后勁兒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另外,這個車的油耗沒有想象中高,平均在10L/100km左右;后排空間不是優(yōu)勢,跟當年的競品比小,幾乎和現(xiàn)款卡羅拉差不多。
![]()
車主對這輛車并不是完全滿意,但勝在它解決了核心的需求,如果現(xiàn)在拿5萬左右的,飛度、高爾夫或軒逸等低級別車型跟他換,他仍是不愿意的。
車聚小結(jié)
年輕的朋友購買二手車,盡管通常預(yù)算不多,但我們一定要梳理好自己的需求再做判定,畢竟別人的建議標準,和你自己的想法是有不同的。同時,車況永遠是二手車價值的真諦,低價位買中、高端,車好、牌子硬的往往代表貴,如果預(yù)算剛搭頭,最好別強求,因為買完,很可能要花更多的錢來整備。
而一些靠后的車型,可能在設(shè)計、保值或油耗上的表現(xiàn)差點,但性價比是直擊內(nèi)心的,漫漫人生路,不委屈自己,也別跟車過多糾結(jié),選個適中的也沒啥不好,等錢攢夠了,再換輛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