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2020年的新勢力造車已然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tài)勢。頭部企業(yè)高歌猛進,繼蔚來之后,理想、小鵬相繼上市;有些名字已經漸行漸遠,比如賽麟、拜騰、博郡等。大浪淘沙之年,有真功的造車新勢力,反而迎來了逆勢飛躍的一年。
筆者最近看到天際汽車CPO(首席制造官)劉巖博士的朋友圈,天際汽車位于紹興和長沙的兩大整車基地正在招聘大量崗位。
與疫情影響下行業(yè)不少公司“裁員降薪”的做法完全相反,天際汽車這次“擴招”說明這家一貫“低調”造車的公司正在穩(wěn)步推進基地建設及投產,充分顯示了公司管理層對未來的信心,也為中國新能源車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筆者認為,天際汽車的底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前段時間天際汽車完成新一輪超過50億元融資,并已啟動IPO準備工作,成為下半年新造車領域最大黑馬。
專業(yè)人士預測,基本功扎實的天際汽車有望在資本的加持下,穩(wěn)步推進新車型研發(fā)、制造、銷售網點及服務體系建設、品牌營銷等工作,迅速躋身第一陣營。
另一方面,近期中國新能源市場持續(xù)回暖反彈,9月銷量同比翻倍創(chuàng)新高,同時近日上海等限牌城市收緊限行政策進一步刺激了新能源“綠牌”的消費熱情,行業(yè)不斷向好。
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先生此前曾表示: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車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迎來爆發(fā),天際將從現在到 2023年每年推出一到兩款新車型,滿足中高端主流市場需求。由此看來,制造基地大量招聘,或是為量產及新車型做足準備。
天際汽車創(chuàng)立時間不算早,但卻頗有“后來居上”之勢。首款產品ME7成功上市、天際中心及智選空間開業(yè)、聯(lián)名完美世界刷屏北京車展、超50億融資并啟動IPO、工廠“擴招”……一連串的“優(yōu)秀”操作,讓一貫“低調”的天際汽車在2020寂寥的車市贏得更多關注,也讓市場對這家“汽車+互聯(lián)網”基因的新造車充滿期待。
天際擁有一支資歷深厚的整建制造車團隊,核心成員擁有20年以上深厚的行業(yè)積淀,管理層及員工來自大眾、通用、保時捷、沃爾沃、捷豹路虎等世界一流車企,以及知名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
而執(zhí)掌天際汽車制造基地的CPO劉巖博士,更是擁有20多年整車制造及質量控制經驗,曾參與建造和管理上汽大眾六家年產能超過30萬輛、其中兩家超過10萬輛的工廠,在生產基地規(guī)劃建設、整車制造及質量把控方面具有深厚的經驗和獨到的思維。
本次招聘的工作地點分別位于紹興和長沙兩大工廠,均為國際一流的綠色汽車制造工廠,一期規(guī)劃產能均為6萬臺/年,其中紹興是天際ME7的生產基地,天際的第二款車型ME5將在長沙工廠投產。
工廠包括沖壓、涂裝、焊裝和總裝在內完整的四大工藝,在制造工藝、生產質量及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方面,均嚴格對標國際頂尖汽車品牌的工藝制造水準。
產線廣泛引入國際領先機器人系統(tǒng),主焊線自動化率高達90%,關鍵區(qū)域焊點自動化率達到100%。車身尺寸相關的縫道面配合標準達到±0.5mm的標準;藍光離線測量系統(tǒng)精度可達±0.2mm,有效保證車身尺寸精度。
據悉,天際汽車第二款量產車型進展順利,或將于明年上海車展發(fā)布。同時,天際汽車已啟動 Pre-IPO輪融資,計劃于2021年登陸資本市場。新造車第四位IPO的席位,將花落威馬、恒馳還是天際?筆者和你一樣,拭目以待。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