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很難嗎?
對那些造車新勢力來說,
簡單,
找?guī)讉€人搗鼓一輛出來,
能不能開再說,
看起來是車就行,
或者,
請別個搞一輛?
山寨的也無所謂,
再不濟“PS”一張圖片也行,
反正“照騙”的年代,
不行就弄個“PPT”吧,
反正……
總之,造車就是這么簡單,
問題是有沒有錢?
對那些百年車企來說,
難于上青天,
有錢嗎?
有人嗎?
有技術(shù)嗎?
有資質(zhì)嗎?
有市場嗎?
能賺錢嗎?
……
缺一不可,不是想造就造的。
不論如何,我們造了一輛車,一輛三輪電動車,一輛要參加2018年本田節(jié)能車大賽的電動賽車。它不過兩米,卻五臟俱全;它最大不過0.68馬力,極速卻高達47碼。它就是“公社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