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F1”,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的縮寫,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與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并稱為“世界三大體育盛事”,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于F1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
和咱們?nèi)粘<矣密嚥煌?,F(xiàn)1賽車為單座的特制賽車,座艙是敞露在外的,巨大的輪胎也是暴露在車身外面的,沒有翼子板遮擋。
![]()
首先,不是任何人都能坐進F1座艙的。如果你身高超過1.9米,或者體重超過200斤,那基本沒戲。就算是標準身材,在座艙里幾乎都沒有活動空間。
![]()
在F1當中的坐姿差不多是半躺著的,剎車油門踏板的高度和方向盤差不多。
![]()
F1賽車可以在2.5秒內(nèi)從0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在5秒鐘內(nèi)達到200公里/小時,1.9秒鐘內(nèi)從200公里/小時減速到0。極速時產(chǎn)生的引擎聲浪高達160分貝,比波音747飛機起飛時還要響。F1賽車在極速和高速過彎時,甚至可以達到5G以上的加速度。一般人如果不經(jīng)過訓練,不可能有足夠的判斷和反應時間來應對這種速度。
![]()
為了承受如此大的離心力,F(xiàn)1車手必須具有強健的體魄,他們對飲食、體重和健身的要求極為苛刻。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幾乎F1車手都有著看起來與頭部同樣寬的粗壯頸部,因為在駕駛F1賽車時戴著安全帽的頭部是外露于駕駛艙之外的部分,在高離心力狀態(tài)下,頭部和頭盔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壯的頸部來抵抗離心力,并保持頭部在一定的位置。
![]()
最可怕的是,在過彎時強大橫向離心力,會讓車手體內(nèi)血液流向身體的一側,因此賽車手的心肺功能也必須異于常人的強壯。另外身體的耐熱性對F1車手也是至關重要的,就算在在涼爽的北歐地區(qū)比賽時,駕駛艙內(nèi)的溫度也能達到攝氏50~60度。雖然不斷補充水分,但將近2個小時的比賽下來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樣大量脫水的情況會造成休克,而F1車手在下車后卻還能談笑風生。
![]()
除此之外,F(xiàn)1車手還需要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如果稍有閃失,輕則輸?shù)舯荣?,重則車毀人亡。而舒馬赫則在如此嚴苛的要求下獲得過7次世界冠軍,也不難理解為何稱他為傳奇車手。在這里,小編也祝他能早日醒來。
![]()
如果不是專業(yè)的F1賽車手,那你想試駕一下,可就有點難了。首先起步就很困難。F1的離合器與量產(chǎn)的手動擋汽車完全不同,需要在方向盤上控制,發(fā)動機轉速最高可以超過18000轉,起步要用到6000轉,稍微控制不好就會熄火。不過現(xiàn)在的F1都有了防熄火的保護程序,但是新的難題又來了,車手要學會既不觸發(fā)保護程序,又不讓F1輪胎過度空轉的起步。
![]()
F1在干地上使用的是熱熔胎,輪胎胎面需要達到100攝氏度才能進入最佳工作溫度,否則重量只有600-700kg的F1賽車很難獲得足夠的機械抓地力,過低速彎時很容易打轉。車手往往不斷的來回打方向,急加速重剎車,目的就是為了讓剎車和輪胎進入工作溫度。
![]()
所以咱們普通人還是別想駕馭這F1賽車了,如果非要體驗一下,你可以拿自己的車在空地上試試,左腳剎車、右腳油門有多難受。
![]()
大家都知道F1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當今數(shù)一數(shù)二的燒錢賽事。每一個賽季里面燒錢計劃高達2.5億美元。而F1賽車本身的造價也不便宜,它的發(fā)動機是由1000多種零件,經(jīng)歷漫長的80個小時組裝而成的,造價大概是21萬美元,其中還不包括開發(fā)和測試的成本,與其匹配的雙離合變速箱也要13萬美元。
![]()
大部分的F1賽車零部件多是由碳纖維材質打造的。一體式的車廂設計也是頂級的碳纖維材料打造,單單是一個車廂就需要11萬美元的造價。除此之外,方向盤造價也要3萬美元左右,有的甚至能高達7萬美元。還有比賽中最容易發(fā)生碰撞的前翼和尾翼,平均下來需要1.5萬美元。
![]()
最后就是輪胎了,F(xiàn)1的光頭胎平均每秒轉動五次,只能支撐200公里左右,一條胎的價格是650美元,每次比賽進站換輪胎都是四條輪胎一起換,一個賽季下來再怎么說也要30萬美元左右。綜合上面說的,還有些零零碎碎的開支,一輛F1賽車大概需要燒掉700萬美元,合人民幣四五千萬。
![]()
好啦,經(jīng)過小編今天的知識普及,是不是大家對F1方程式賽車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呢。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咱們家用車上的有些配置,是源自F1賽車的,想知道是哪些配置,就持續(xù)關注大飆車接下來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