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這個2020年有點不一樣,就連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也是歷來最長的“十一黃金周”。經歷了忙碌的大半年,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來一場旅行,放松放松心情。而盡管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得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專家認為我們還是要保持著必要的警惕。因此,自駕游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這也意味著十一假期將迎來一波自駕出游高峰。
相信,準備自駕游的朋友都在規(guī)劃出游的路線了,那么,今天買車君也給大家支支招,普及一些躲避車流擁堵以及自駕用車的小知識。
如何躲避擁堵?
首先,今年由于中秋國慶雙節(jié)重疊,黃金周假期延長了一天,同時,今年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時間也變?yōu)榱?天,即從10月1日0點至10月8日24點。
要注意的是,免費通行的開始與結束的時間,均是以車輛離開高速的時間點為準,因此車主不必掐準10月1日0點才上高速,但回程的時間就得注意了,路程較遠的記得預留多一些時間。
根據(jù)往年情況,有專家預測,今年的自駕游車流將會在9月30日至10月1日達到高峰,尤其是9月30日晚24點以及10月1日8時至18時這兩個時間段,大幾率會出現(xiàn)擁堵。另外,返程高峰擁堵將會在10月8日下午至夜間最為嚴重。
那如果不想遇上交通擁堵,又希望抓緊時間出游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參考上述的擁堵時間段,選擇在10月1日凌晨2點到凌晨5點間出發(fā),就能避開擁堵狀況,車主可以在此之前稍作休息保證充足的精神,同時,夜間出行也要多加注意行車安全。
另外,沒有ETC的車輛建議抓緊辦理,因為本次十一假期的高速免費通行的車輛范圍僅包括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皮卡、8座以上的SUV和8座以上的面包車都不在免費通行范圍內。這意味著,收費站可能不會采取直接抬桿放行,因此辦理ETC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道路擁堵。
另外在出發(fā)前最好預先規(guī)劃好路線,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區(qū),合理避開擁堵路線,同時,對于縣道以下的道路要謹慎選擇,熟知情況的老司機都知道,這些道路的“變數(shù)”太多,導航都難以預測,行車需多加留神。
出行前須全面檢查車輛
出遠門前,當然要對愛車進行仔細的檢查。如果在自駕出游前已經快要進行新一輪保養(yǎng)了,比如保養(yǎng)周期公里數(shù)在最后800公里左右,我們就可以提前把這次保養(yǎng)給做了。
如果車輛還在保養(yǎng)周期內,我們也需要對車輛的油液以及輪胎等進行檢查。比如機油、剎車油、防凍液、玻璃水等等。
檢查機油時我們通常抽出機油尺檢查機油的液面位置以及品質情況;剎車油與防凍液可以通過直接觀察進行檢查,液面處于標準刻度范圍內即可,需要更換或補充的話也不要超過標定范圍。
輪胎的話,主要是看看輪胎的磨損情況、有沒有裂痕鼓包等,還有就是看胎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還有就是制動系統(tǒng)的檢查,如果剎車時有異響或者剎車片的厚度已經不到0.5厘米時,就應該是換新剎車片的時候了。
當然了,有條件的車主可以直接到店里做一次詳細的車況檢查,省得自己瞎操心。
此外,為確保順利出行,我們還需要確保這些東西齊備:行駛本、駕駛本、有效保險單、隨車工具、三角指示牌、滅火器、急救包、行車記錄儀等。
異地違章怎么辦?
根據(jù)今年6月底全面實施的最新版《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對交通違法行為事實無異議的,既可以選擇在違法行為發(fā)生地處理,也可以選擇在發(fā)生地以外的任意地方公安交管部門接受處理,行政處罰按照發(fā)生地的處罰標準執(zhí)行。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是被當?shù)仉娮颖O(jiān)控設備拍攝到的違章行為,即非現(xiàn)場違章,可以在異地處理。
而如果是被交警當場開了處罰決定書的,那就需要帶著身份證、駕駛證以及車輛行駛證和處罰單前往當?shù)亟煌ㄖш牷蛘叽箨犔幚磉`章。
雖然本土疫情傳播已經實現(xiàn)了基本阻斷,我們也可以放心出去“浪”,但畢竟抗疫之戰(zhàn)仍未得到根本勝利。因此我們到了人多密集的景區(qū)還是有必要帶上口罩進行防護。部分景區(qū)可能還需要提前申報預約,我們可以到官網(wǎng)或旅游APP提前了解情況,以免特殊情況影響了大好的出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