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對于車迷來說,無疑是狂歡的一周!無論你是“意大利粉”還是“日系粉”,都能刺激到你的G點!本周還有哪些酷炫的車聞,看了本期內容您就知道了!
終于回過神來的瑪莎拉蒂,
發(fā)布MC20
沉寂了近6年的,“跑車皇后”瑪莎拉蒂終于推出一款能誘惑那些荷包充裕的消費者的車型了。
新車采用中置引擎布置,讓人聯想到阿爾法的4C。同時MC20搭載被稱為海神的新型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并且該款發(fā)動機還使用了源自F1賽車的雙火花塞預燃室燃燒系統(tǒng)。最大功率630馬力,最大扭矩730牛·米。未來還將推出混合動力車型,MC20的電氣化版最終也將問世。
日產經典復活-Nissan Z Proto發(fā)布
瑪莎拉蒂剛發(fā)不完新車,日產也坐不住了。終于搬出來尼桑370Z繼任車型!說到日產家族的經典跑車,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都會是大名鼎鼎的日產GT-R。但還有那么一款車型,它在日產家族中的地位僅次于日產GT-R的存在,那便是本次復活的Z系列跑車,也被稱為Fairlady Z(淑女Z)。
Z Proto車身設計十分簡約,處處可見前輩240Z的影子,包括不規(guī)則的前大燈組造型、修長的引擎艙以及上翹的窗線。車身側面的隱約可見的腰部棱線分出了車側的曲面,后輪拱飽滿的造型更加立體且具有力量感。
車窗上方一條銀色飾板從A柱上端延續(xù)至車尾,與黑色車頂形成色彩對比的同時襯托出了車頂線條。在側窗之后的Z標識也與240Z有異曲同工之妙。
Z Proto的車尾則致敬了Z車系的另一位前輩——300Z,尾燈部分的造型與300Z十分相似,不同的是Z Proto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現代化的修飾,LED光源的加入讓這組尾燈加入了時尚的元素。后保險杠延續(xù)了車身側面的線條趨勢,同時也為后擴散器和雙邊排氣流出了充足的空間。
Z Proto的內飾完成度十分高,中控臺依舊是我們熟悉的T字型結構,中央區(qū)域長方形的出風口與多媒體屏幕讓內飾的視覺效果并沒有與時代脫節(jié)。屏幕下方則通過三個圓形旋鈕整合了整個空調控制區(qū)域。此外,Z Proto還展示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與新式方向盤設計,中控臺上的三聯表也是對前幾代車型的致敬。
Lucid Motors發(fā)布全新車型
講完了兩個老大哥品牌,接下來咱們看看,最近頻頻爆出諜照的新能源品牌Lucid Motors。Lucid Motors是美國電動車企。本周發(fā)布了旗下首款電動車型Lucid Air。
該車技術參數非常厲害,動力系統(tǒng)最大功率超千匹馬力,0-96km/h加速成績僅為2.5秒,整車風阻系數0.21Cd,擁有最高約合832km的EPA標準純電續(xù)航里程,采用900V電氣架構,直流快充功率可達300kW,電池容量最高113kWh。
怪,但有意思!
GENESIS G70發(fā)布
當全新一代Genesis G80在今年三月份全球首發(fā)的時候,我們從中就預感到了韓系豪華車型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而在近期,現代汽車正式發(fā)布了新款Genesis G70官方照片,據悉該車將于今年10月份正式亮相,并將于2021年作為2022款車型上市。
新款Genesis G70的側面整體線條極具肌肉感,兩側LED轉向燈與剎車散熱口采用了與全新一代Genesis G80不同的設計手法。此外,新款Genesis G70配備了一套全新設計的輪圈,與紅色卡鉗搭配十分耐看。
新款Genesis G70延續(xù)了全新一代Genesis G80的設計風格,兩側分體式大燈結構炯炯有神,標志性的盾型進氣格柵盛氣凌人,多層次前保險杠設計為其增添了不少運動氛圍。
關于新款Genesis G70的動力總成目前還沒有官方消息,不過據此前報道稱,新款Genesis G70或將取消手動擋版本
捷豹F-Pace有望年內發(fā)布
說完了已發(fā)布的車型,接下來咱們盤盤即將發(fā)布的新車型。近日,海外車媒Motor1.com曝光了一組該款車型的路面測試諜照,預計新車將會在今年年內進行正式發(fā)布。
諜照中的新車采用了較為嚴密的偽裝涂層處理,盡管如此,我們依然能夠觀察出新車的許多設計細節(jié)。在前臉設計上,新車采用了全新造型的進氣格柵設計,前大燈造型十分犀利,前保險杠下方的設計造型也進行了調整,前臉整體風格更加具有侵略性。在側邊設計上,新車基本會延續(xù)現款車型設計。
在尾部造型上,新車在LED尾燈內部采用了新款樣式的裝飾圖形,后保險杠設計運動感更強,新車采用了雙邊排氣布局設計,根據此前的信息披露,運動性能更強的SVR車型將會采用雙邊共四出排氣布局。
總結:隨著瑪莎拉蒂MC20與日產 Z Proto的發(fā)布,我們能感受到,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玩起致敬經典的“套路”,確實,擁有神車光環(huán)的背書,只要車型夠誠意,絕不乏為“情懷”買單的荷包充裕的消費者。而隨著新能源車企的前仆后繼,相信未來“復活”經典車型運用在電動車上的方式,也會越來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