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然,這是一篇有關輪胎測試與日常使用的文章。但在開頭,請先允許小編分享一組數(sh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有關于安全。據(jù)查證,2016年我國共接報道路交通事故864.3萬起,時鐘秒針每撥動一下,官方就會收到大約16起交通事故報警。
![]()
當然這其中不是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會造成傷亡,但是事故數(shù)量也同交通事故致死人數(shù)成正比。據(jù)悉,2016年我們交通事故致死人數(shù)為6.3萬人,這個數(shù)字比車輛密度遠大于中國的美國,要高出近兩倍。
執(zhí)法者、汽車生產(chǎn)商、車主,在不同群體眼中,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駕駛者的經(jīng)驗和反應能力、交通環(huán)境的復雜以及車本身的車況問題都是潛在因素,但在我看來,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未被提及,那就是車輛與路面唯一接觸的零部件——汽車輪胎。
![]()
雖然說起來單個汽車輪胎實際的接地面積也就“巴掌大小”,但是輪胎仍在交通安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輪胎的綜合性能在關鍵時刻將決定著故事的發(fā)生概率以及駕駛者切身的安全。
而關于輪胎性能,在某些專業(yè)機構,汽車制造商以及絕大部分消費者眼中,其磨損程度或者是否已經(jīng)磨損至2mm極限深度決定著該條輪胎是否可靠。誠然,這其中確實有一些道理,但是觀點不夠全面。
![]()
事實上,根據(jù)知名輪胎品牌米其林最新的測試報告得出的結論,不同的輪胎在全新狀態(tài)下性能表現(xiàn)不一,而發(fā)生磨損后,性能就更加參差不齊。而這種性能差異會在輪胎進入生命周期的后半段時,更加突顯。
比如,部分高性能輪胎即便在達到設計的磨損報廢極限時,它們的濕地制動距離與部分中檔新輪胎的表現(xiàn)相差無幾。因此,米其林得出結論:胎紋深度并非評判濕地制動性能是否良好的唯一指標。而更加科學的輪胎測試方法是“干地測新胎,濕地測舊胎”,這又是為何?
![]()
在上周受邀親身參與了全新第四代浩悅系列輪胎的測試過程之后,小編終于解開了這個疑問。實際上,仔細想來,輪胎與駕乘者安全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便是緊急制動距離(細化可分為干地剎車距離和濕地剎車距離)。
大家對于輪胎性能/安全性的疑問其實主要是來自于當輪胎磨損后,其制動性能較之新胎在干地、濕地上的表現(xiàn)會不會大打折扣呢?
在浩悅四代的實測環(huán)節(jié)中,我發(fā)現(xiàn)同樣的一款車(測試車選用的是第七代豐田凱美瑞)采用新胎以及磨損到2mm極限的舊胎在干地、濕地制動性能上其實并沒有特別大的差距(輪胎選用的最新的米其林浩悅四代),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
其一是磨損使胎面溝槽變淺,緊急制動下胎面花紋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隨之增大,產(chǎn)生了更大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剎停車輪。
話句話說,只要設計科學,磨損過后的輪胎甚至可以擁有比新胎更優(yōu)異的干地制動能力,這或許就是“干燥路面更適合用來測新胎”的原因吧。
![]()
但胎面的磨損同樣會減弱花紋的排水能力,當水膜厚度超過花紋排水能力時,剎車距離勢必增長。所以對于舊胎,濕滑路面上的制動性能更加重要。
觀察過浩悅四代的濕地制動表現(xiàn),我卻發(fā)現(xiàn)其舊胎的濕地制動性能也很出色。而秘密在于科學設計,而這也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
湊近這款輪胎看,你可以發(fā)現(xiàn)Primacy 4的縱向溝槽被設計的方方正正,不同于Primacy 3ST浩悅的橢圓溝槽,這個改變十分關鍵。如此設計增加了近50%的排水性能(米其林數(shù)據(jù)),讓其在濕地路面上也能更好地排水,提升了輪胎的濕地抓地力。
![]()
除此之外,我還看到這款輪胎兩側胎肩還增加了“自鎖片”功能,增大了輪胎的接地面積,理論上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輪胎的抓地力。
![]()
綜上,一副好輪胎除了要在新胎時帶來應有的安全保障,當磨損之后也應在干地與濕地制動性能(剎車距離)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出自身功用,不論在使用周期的初期還是末期都可以為車輛駕乘者保駕護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