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機會參加了比亞迪漢EV、唐DM的長途試駕,漢、唐在豪華感、性能、智能化等方面的表現(xiàn),無須多言。此前高氏觀市也曾對這兩款車進行過深度的體驗,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
想說的是,在這次試駕過程中,廠家特意安排了比亞迪壁山電池廠車間的參觀,感觸良多。
堪憂的電池安全現(xiàn)狀
既然說到了電池,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新能源汽車的自燃。遠的不說,入夏以來,有媒體統(tǒng)計過6-8月共發(fā)生21起著火事故,其中8月共有11起電動車自燃事故發(fā)生,平均下來不到3天就燒一輛。至于說涉事的車型,既有傳統(tǒng)車企的,也有造車新勢力的,波及面很廣。
頻發(fā)的電動車自燃事件,無異于給火熱的新能源汽車澆了一盆冷水。要知道,每一起自燃背后,都關乎家庭、生命、安全,這是一個值得每個新能源汽車品牌都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
電池安全,本應該是一個重于泰山的課題,但現(xiàn)在來看,一些汽車廠商也好,電池生產(chǎn)商也罷,似乎并不以為然。而且,即使是比亞迪生產(chǎn)出了安全性更高、先天就能夠規(guī)避自燃的刀片電池,還有業(yè)界相當知名的三元鋰電池生產(chǎn)商借題發(fā)揮,抹黑比亞迪,試圖“捍衛(wèi)”自己在電池領域的地位。
說到底還是利益使然,在他們鉆進“錢眼”中以后,用戶的安全,消費者的利益,并未入他們的“法眼”。電池安全問題,亟待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比亞迪的堅持值得肯定
當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與眾不同者。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多年以來一直深耕新能源汽車技術,并通過自主研發(fā),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tǒng),并處在全球領先水平。也正因此,比亞迪才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生產(chǎn)制造上,不受制于人,且處在了行業(yè)的高點。在這方面,我們理應為中國品牌的進步與發(fā)展點贊。
特別是在電池方面,更是比亞迪的強項。眾所周知,比亞迪起家于電池,在這方面,比亞迪通過多年的積累,在磷酸鐵鋰電池的研發(fā)上頗有建樹。而磷酸鐵鋰電池因其材料安全性高、結構穩(wěn)定等特性,安全性能本就優(yōu)于其它電池。
![]()
在此基礎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其電芯得益于特殊的極耳結構設計,全方位高溫“陶瓷電池”技術的應用,內短幾率極低(接近于0)。即使是萬一發(fā)生內短的小概率現(xiàn)象,一般也不會發(fā)生劇烈反應,特別極端的情況下,也僅有冒煙現(xiàn)象而不會導致燃燒爆炸。也正是這樣的安全特性,比亞迪才敢于進行極端的針刺測試,并在一起接受測試的三元鋰電被刺穿后瞬間發(fā)生高溫爆炸起火的情況下,刀片電池未見任何危險狀況。
![]()
事實上,除了高安全以外,比亞迪刀片電池還具備長續(xù)航的特點,這也大大降低了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里程焦慮”。我們這次試駕的漢EV,是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其續(xù)航里程超過600公里,足見刀片電池的優(yōu)勢。
有了這樣的表現(xiàn),雖然不知道頻頻發(fā)生自燃的廠商們會作何感想,但比亞迪在技術方面的堅持,顯然值得予以高度肯定。
做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博世”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也好,性能也罷,說到底還基于技術水平的高低。在這方面,一些手里沒有核心技術的新勢力造車的“勇氣”,令人“嘆服”。但這樣車企能走多遠,卻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畢竟,技術密集型的汽車領域,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才有底氣,才能走得更遠更快;而仰人鼻息,總是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要知道,企業(yè)和品牌的發(fā)展,從來都不是靠PPT和營銷噱頭來支撐的。
![]()
再看比亞迪,則是汽車圈名副其實的“技術控”。前面提到的包括電池技術在內的三電系統(tǒng)自不必說,其在智能化領域的DiLink 3.0智能網(wǎng)聯(lián)系統(tǒng),全面解決了用戶日常用車痛點,真正實現(xiàn)了中國“智”造的便利化生活。全新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功能特性完善、強大,滿足智能化用車場景……所有這些,都說明比亞迪在技術層面的強勢。也就是說,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建立了自己的技術體系,而這是許多品牌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
也正是因此,前有戴姆勒后有豐田,都成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緊密合作伙伴。而且,與國內主流的合資車企“市場換技術”的模式有著本質區(qū)別的是,這些合作用的是比亞迪的技術,這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比亞迪技術的領先性。
據(jù)了解,諸多主流汽車廠商都與比亞迪有合作意向,而合作的形式依然是比亞迪輸出技術。看來,比亞迪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博世”的說法,并非紙上談兵,而是可以期待的事實。由此我們也相信,比亞迪未來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帶給人們更多的驚喜。